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上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近日,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实验系统设备安装全面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实验系统位于中新天津生态城,占地超46000平方米,由国家发改委投资3.2亿元。该系统是交通运输部“十四五”重点项目,旨在提高我国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海洋生态环境安全。
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实验系统的核心设施为综合实验大厅,其中实验水池是关键部分。水池开始安装造波设备,可模拟海啸、海上结冰等不同海况,为各类溢油应急处置产品提供仿真实验条件。
目前,实验水池的设备安装工作已进入尾声,预计本月底完成。接下来,将对内壁做好防水、防腐涂层处理。随后,将从距离项目1公里外的海域引入25000吨海水,为实验提供真实环境。
整个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实验系统预计明年初竣工。作为实验平台,该项目已吸引多所高校发出合作意向,共同推动我国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技术的发展。
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主控室正式启动,标志着系统设备进入安装高峰期。主控室相当于核电站的大脑”,是核电站系统和设备的监视和控制中心。
随着“玲龙一号”数字化控制系统网络的搭建和投用,安装调试人员正通过各种监测设备获得核电站区域内设备和系统运行情况,并根据这些信息对区域内的设备、系统发出恰当的操作和指令。相较于其他核电机组,玲龙一号”主控室设备集成化程度更高、设备组成更简洁,各项操作和安全性大幅提升。
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实验系统和“玲龙一号”的设备安装工作,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在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和核能利用领域的综合实力。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