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 陈小慧)11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仪器所(筹)研究员马腾团队展示了新一代超高频双频血管内超声(IVUS)成像诊断仪器的最新临床研究成果。
“去年IVUS首次亮相高交会之后,我们积极在全国多所三甲医院开展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设备不仅能够获得高分辨与大深度的图像,更在微小病变结构识别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为精准的介入诊疗手术提供全面的腔内影像和功能性指导。”马腾介绍。
据了解,依托深圳先进院“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模式,新一代超高频双频血管内超声成像诊断仪器是国际首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超声成像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IVUS的中心工作频率达90兆赫兹,最高频率可达120兆赫兹,为血管内超声介入诊断提供最高频的超声成像能力。同时,其双频设计使得设备能够在单次扫描中,同时获取高分辨率和大深度的血管图像,为临床精准介入诊疗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影像工具。”马腾介绍。
在临床研究中,马腾团队采用了前瞻性、多中心的等效性试验设计,目前已完成116例患者的入组。统计结果显示,双频IVUS系统及导管满足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同时,90兆赫兹图像的超高分辨率使得薄纤维帽等易损斑块特征得以清晰呈现;双频IVUS的超宽频谱信息为斑块脂质成分的量化分析提供了新可能。此外,该系统在钙化斑块检测方面表现出对钙化边缘细节的更清晰展示,有望提高钙化弧度等定量指标的测量精度。
2015年,马腾首次在IEEE UFFC(《IEEE超声、铁电、频控汇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提出了双频血管内超声的概念。2017年,他从美国南加州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归国,加入深圳先进院,在医学影像研发平台的支持下,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面向血管介入精准诊疗重大需求,马腾团队攻克了多项传感器与硬件技术瓶颈,实现了心血管诊断领域的超高分辨成像。
“该设备在临床研究中的反馈进一步激发了团队的科研探索,为技术服务临床提供了持续的创新动能,形成了从科学仪器创新研究到生物医学成果转化应用的正向循环。”马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