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热爱科幻电影?因为神秘的未来世界总是令人憧憬。
出于同样的原因,每年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总是备受期待。昨天,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浙江乌镇开幕,内行在这里看到了高新尖的产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外行也能在这里感受到科技“魔幻”般的力量。
浙江本土企业产品,今年大火的《黑神话:悟空》也来到了现场,博览会一开幕,展区就排起了长队。在博览会现场,“黑”的不仅有悟空,还有各种黑科技。比如,无论是购买物品还是获取展会资料,只需要拿出手机“碰一下”就能完成,非常便捷。
还有其他让人惊叹的科技,跟着记者一起来体验一下吧。
机器人专区最有体验感
人形机器人专区一直是体验感最强的地方,各种机器人都在秀才艺,现场时不时听到惊叹声。
“今天特意带孩子来的,想让他感受一下高科技。”何女士和5岁儿子一起来博览会,小朋友一会儿和这个机器人打招呼,一会儿又去试试那个机器人能做什么。
他们一起体验了机器人售货员的服务。“你好,小绿。”机器人被唤醒后,就和何女士展开了互动:“这草莓新鲜美味,挑一盆带回家绝对值得。”随后,机器人抓取货架上的袋子递到桌上。
这款机器人的手很灵活,就连草莓这样软的水果,也能轻松拿起放下。看着机器人娴熟的动作,何女士说:“感觉人形机器人很快就会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了。”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运营经理洪映映表示,这款人形售货员机器人体现了人形机器人精细化操作、视觉识别、语音交互等能力,目前已经应用在了农业、工业、展厅展览、老年陪伴等多个场景。
现场,还有一款会跳舞的仿生人颇为吸睛,不少观众都等着和它拍照。这款仿生人能模拟人眨眼、转动眼睛等习惯,手部和脸部采用硅胶材质仿真皮质制成,目前主要运用在展会、博物馆、景区,充当讲解机器人、导游机器人。
AI展区未来感十足
在博览会特设的AI体验区,几乎每一个展位都能为参观者带来未来感十足的体验。
如果用AI拍大片,那么人人都可以当主角。
在A2华为展位,记者体验了AI电影工作站。几个摄像头、一整块绿幕,只需要扫码就可以实现AI抠绿、自动合成等技术要求较高的摄影拍摄。
“这套设备将电影流程和AI、智慧化设备相结合,实现了人人可以体验。”北京光合声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张琰琰介绍:“未来只要用最简便的设备就能拍大片。”
在体验中,画面可以实时传输拍摄者的动作,体验完成后,就能下载自己当主角的影片啦。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美颜滤镜还有AI换脸被乱用,带来了不少问题,很多人看着视频都不知道对面那张熟悉的脸,到底是真人还是骗子。
AI换脸带来的安全隐患,能治吗?在博览会上,记者就体验到了这样一款“药方”。
记者先站在摄像头前拍摄一张照片,几秒工夫,左侧屏幕上就生成了四张照片,每张照片神态各异,但是看起来都是本人的脸。哪张照片才是真的?机械臂上携带的“火眼金睛”迅速开始扫描。没过一会儿,另一侧的屏幕上就识别出真实的那张照片。
这是蚂蚁集团展位上的Zoloz应用。“我们的人脸识别准确率可达99.9%。”Zoloz产品经理张震告诉记者,当前该应用已在用户身份认证、企业身份认证,反洗钱、交易欺诈风控等场景实现全球技术服务。
《流浪地球2》中超级计算机原型来了
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出现过一台“2058年的计算机”,它可满足数万发动机协同运作,并支撑“数字生命”计划所需算力。这台新型计算机的“原型”,来源于中科曙光新型“缸式”浸没液冷计算机。
与传统数据中心风冷模式不同,这款计算机的散热是通过特殊处理的液体进行的。透过主机外围的玻璃可以看到,计算机核心部件“浸泡”在特殊液体中,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气化的液体被高效带走。
“当前,一台计算机的功耗从过去的一两千瓦上升到一两万瓦,这就对机房的供能和散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科曙光销售经理杨小威说,这一技术目前被广泛用于构建绿色数据(算力)中心。
带上“脑子”工作的无人机,真厉害
包括无人机、飞行体验仓在内的航空器科技,也成了观众们关注的重点。
天目山实验室带来了五台应用场景各不同的无人机,摆放在最显眼位置的是“小天”无人直升机。
“小天,帮我去巡逻。”随着天目山实验室技术骨干赵浩然发出语音指令,大屏中的无人机就开始山林巡护。“‘小天’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它有个‘聪明大脑’。”赵浩然介绍,“大脑”不仅可以替代飞手,在信号差等情况下,还能自己进行初步判断。
“比如森林防火,过去无人机在识别烟雾后会将画面回传,再派出工作人员去现场。现在‘大脑’可以自主对现场情况进行初步判断,进行早期处置干预。”赵浩然解释说。
戴上VR眼镜,感受“未来购”
“除了没有推背感,和真车的体验没有区别。”在淘宝VISION PRO体验区,周先生戴上VR眼镜,感受了一把“未来购”。
周先生选择体验了一辆新能源车,通过虚拟手势,可以直观看到车辆情况,“能进入车内查看内饰,实时更换车辆颜色等,感觉就在4S店里体验。”而当选择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时,周先生可以将电脑放置在现实中的书桌上,实际感受产品大小。
据工作人员介绍,淘宝Vision Pro版利用空间计算、3D模型和空间视频等技术,让电商购物从平面走向空间。
本报记者 盛锐 金檬 滕一韬 黄慧仙 梁亮
朱高祥 肖暖暖 邹宸 俞刘东
本版摄影 倪雁强 魏志阳 姚颖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