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融合双向奔赴,创新资源“涌流”六合
创始人
2024-12-20 07:41:38
0

去过南航国际创新港的人,都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这么多“大国重器”已落户南京六合!中国商飞大飞机创新谷江苏分谷、先进飞行器制造中心……不知不觉间,南京“北大门”六合区已然在航空航天产业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据了先发优势。其实这只是六合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六合区积极利用科技镇长团和“百校对接计划”两支队伍的优势,坚定不移地推动校地双向赋能发展,将高校院所的创新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科技创新力和生产力。这两支“尖兵”不辱使命,他们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及行业需求,让海量高校科技成果走出“围墙”,让如潮人才奔向六合。

“订单式”招商有新意

“国家队”批量来六合

航空航天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高端制造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世界强国无一不是航天强国。

2023年6月,航空航天产业被列入南京市“266”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就在当年8月,六合区争取到牵头组建南京市航空航天产业科技镇长团,并将壮大航空航天产业制造业集群列入全区“2442”战略发展布局。

“使命光荣,但更感责任重大。”作为全省唯一的航空航天产业科技镇长团的团长,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直升机领域知名专家招启军从到岗的第一天起,就迅速转变身份,进入角色。他带领团员紧紧围绕“培育航空航天产业新引擎 竞逐新质生产力”主题开展调研,走访企业、邀请专家指导,并赴上海、深圳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

六合能把这么多航空航天央企“国家队”吸引过来,对方甚至带着资金“求”落户,凭的是什么?

“其实放在任何地方,想把这些央企吸引过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招启军说,六合区产业用地丰富,交通也具备优势,仙新路过江通道开通后,从六合到南京市区将无比便捷。特别是马鞍机场建成后,将强力助推六合区低空经济的发展。“但仅靠这些还不够,我们创新思路,提出了‘四个最’,成功拿到了一大批订单,通过在手订单成功打动了这些大企业来六合落户。”招启军具体解释说,他们向下游客户抛出“最快”“最便宜”“最好”“最轻”的品质保证,客户提前将意向订单给六合,六合再通过订单成功将这些航空航天产业“大佬”精准招商到六合。

凭借“订单式招商”新模式,南京航空航天产业科技镇长团成功推进中国商飞大飞机创新谷江苏分谷、鑫华航空无人机零部件生产基地、先进飞行器制造中心等航空航天项目落地20个,在谈项目21个。“很多企业都是带着资金来的,我们只要提供厂房或载体就行。在手订单太多,我们现在反而担心产能跟不上了。”招启军笑着说。

依托后方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启军充分发挥高校创新优势,不断拓展校企校地战略合作关系。在他的积极推进下,南航直升机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先进飞行器创新联合研究院成功落户六合南航国际创新港。他带队多次赴北京、哈尔滨、景德镇等地,深度对接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中国航空学会、航天科工三院、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等央企和“国家队”,匹配长三角、南京、六合产业发展配套,把握科技产业成果转化契机,对接合作发展潜力。一年多来,南京航空航天产业团促成5家航空航天及智能制造领域的全国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创新平台落地六合,筹建校友科技产业园2家、技术转移中心2家,转化科技成果15项,签约重大项目2个,邀请专家来访130人次,为全市航空航天产业腾飞奠定良好基础。

主动担当深入一线,倾心服务地方发展

“没想到六合的面条这么好吃,蟹黄包也是美味无比,到这里后饮食习惯一点都没问题。”来自郑州大学的孙攀旭是第十七批航空航天产业团团员,今年6月他提前来六合报到,就是怕不适应南京的生活。在郑州吃惯面食的他,一到六合就被这里的腰肚面、三鲜面紧紧抓住了胃,让他直呼“不想家”。

孙攀旭是水利工程出身,来到长江之畔、河网密布的六合,他总喜欢到水库、堤坝边去转一转,“可能跟我的专业有关吧,但我更希望能为六合的水利建设做点事情。”

风光旖旎的大泉水库坐落于六合区竹镇镇,总库容1255万立方米,是全市13座中型水库之一,承担着片区防洪、灌溉等重任。2023年年底,水利部公布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试点水库名单,大泉水库榜上有名。孙攀旭积极参与大泉水库的试点项目建设工作,推动完善六合区智慧灌区建设。他积极协助区水务局完成区内40座塘坝的检测加固,同时参与了设计图纸、检测方案的研讨工作。

郑州大学是河南省内知名的双一流高校,孙攀旭积极挖掘母校科技“富矿”,牵头成立了六合郑大科学技术转化中心。该中心汇聚郑州大学多个科研团队与广大杰出校友的力量,推动郑州大学的科学技术转化工作,为郑州大学走出河南省迈出坚实的一步,同时也为郑州大学在江苏省的发展提供了强大载体。

“接下来学校6个科研团队就要来六合,进驻转化中心,他们分属不同的科研方向,一定会为六合的产业创新带来新创意、新成果。”孙攀旭告诉记者,六个科研团队之一的黄河实验室科研团队里即将毕业的博士生,已经与六合区狼博管业公司进行了先期对接,一到岗即可开展研发工作。

“现在很多河南兄弟高校都联系我们,要求我们带带他们,也要来六合发展。”孙攀旭笑着说,郑州大学是河南省知名高校,同时作为河南省高校联盟成员,其在江苏省的发展也引起了河南诸多高院的关注,“郑州大学已经联合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组成融合体,依托六合郑大科学技术转化中心,组建了多层次就业平台,这也为河南高校联盟探索出了一条走出省外寻求发展的新道路。”

2020年,六合区在全省率先提出建设产业科技创新港,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达成深度合作,诸多创新之“港”如雨后春笋般在六合崛起,而这背后,也流淌着科技镇长团的汗水。

团员王栋牵头推进南航创新港用地需求保障,他全程参与了南航创新港一期配套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组卷、南航创新港一期2#地块土地征收工作。

今年5月,南京师范大学与六合区签署共建灵岩产教融合研创区合作协议及备忘录,这个“大学+产业+园区”的综合性项目落户六合后,曾经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六合将占据相当的后发优势。王栋积极参与该项目拟用地2个地块的现状调查、征地稳评等工作,并拟将其申报2025年省重大项目。

此外,王栋还积极推进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龙袍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该项目已于今年10月顺利获得市政府批复,待立项、预审选址完成后就可开展土地征收。

其他团员也积极营造“比学赶超”氛围,郭梁超对接人才100余人次,引进校地合作项目5项,引进高层次专家1名、省外人才3名。推动扬州大学与速锋数控、蓝深集团、升华南钢等企业签署校企实习基地协议,并初步达成扬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落地雄州街道的共识。彭小辉为横梁街道招引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和奥地利等国的5名海外博士,为六合经开区产业基金对接深圳某上市公司社会资本。唐怀超协助六合高新区招商,他从技术及业务的角度,深入分析与评估项目的可行性、风险点和潜在价值,为项目决策提供更多依据。方向涉及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参与评估的项目达数十项。孙莹则发力校地合作,先后推动江苏理工学院与文旅集团签订文旅产业战略合作协议、授牌六合区欧美同学会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四个一”秘笈广交友

多元助力凤“栖”南京

2023年8月,南京市启动第三批“百校对接计划”,27名科技人才专员分成六组派驻北大、上交、武大、西南交大等二十多家高校院所驻点“掘金”。南京六合区金牛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时健作为专员派驻西南交通大学。

“理清楚思路、小切口做事、把事情做成”,来到西南交大后,时健在短暂的兴奋后就陷入了沉思,这倒不是因为当地饮食辛辣水土不服,也不是距家千里思乡情切,而是他在拜访了学校二级院校、重点实验室和在校孵化企业后发现,西南交通大学是一所非常有特色的学校,非常的“专”。学校在轨道交通、高铁设计、隧道建设等领域具备强大优势,专业程度非常高,如何与这里的专家学者打成一片,能聊到一起,是一个挑战;如何将学校的资源优势,引到六合助力地方发展,更是一个挑战。

时健迅速作出转变,他仔细研究学校相关专业技术转移转化情况,一有时间就往实验室跑,想方设法让自己“入行”。

“大学里的教授很友好,但他们也非常忙。”为了更顺畅地与这些专家交上朋友,时健自创了“四个一”交友法,简单说来就是每拜访一处院校、实验室或产业园,要做到“见上一面、拍张照片、加个微信、要份清单”。时健说,见面、加微信自不用说,拍一张合影是为了后面经常能翻看,这样以后在遇到时就能立刻知道对方的姓名、职务,更容易获得好感。而要一份清单,则是为了清楚了解对方的团队、强项、需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开展对接工作。

结合西南交通大学优势资源,时健成功落地西南交大技术转移工作站,签订11份产学研合作协议,涉及金额约200万元。牵线西南交通大学孟祥印教授团队与六合本地企业南京速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车间能源管理系统产学研合作协议和专利许可服务等2份协议,帮助企业成功申报2024年江苏省智能制造车间。此外,时健还通过面向成都各高校大学生举办“设计大赛”,为六合企业招引人才。他抓住一切机会,广泛介绍南京人才政策、创新体系,为南京招才引智。

“我在西南交大一年多,除了本职工作,还有了两个意外收获。”时健告诉记者,第一个意外收获就是派驻结束时,被西南交大反聘为江苏科技合作专员,协助西南交大与江苏各地校友会、技术转移工作站共同将学校技术成果在江苏进行转化。第二个意外收获就是,他成功把西南交通大学的姬少峰老师“引”入六合,成为第十七批航空航天产业团团员。“虽然科技人才专员工作结束了,但南京和西南交大的联系通过姬老师的接续变得更加紧密了,双方校地合作不断深化,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将在南京转化落地。”

据记者了解,姬少峰老师依托西南交大--六合技术转移工作站,接续时健之前牵线的两地合作项目,成功推动孟祥印教授团队与南京速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第3份注塑机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开发产学研协议,并已顺利完结,目前正在推进签订第4份仓储管理系统WMS开发(一期)合作协议。近期,南京速鸿和西南交大孟教授团队筹划在六合共同成立公司,瞄准LG供应链体系开展工业软件开发与自动化装备研制。

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校地各类资源的合力加持才是王道。如今的六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郑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校接踵而至,创新资源快速集聚。一首唯美动听的《茉莉花》让六合声名大噪,而拿出巨大魄力招引人才、善待人才的六合,正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强区的道路上笃志前行,奋斗永不止步,六合后劲十足!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肖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苹... 有不少朋友疑惑苹果iPhone 16 Pro和16 Pro Max有什么区别?该选择哪一款更好?各自...
2025年值得入手的2款智能手...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无论是健康监测、信息提醒,还是时尚搭配...
第五轮学科评估对比:西安交大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的表现可圈可点,新晋的3个A+学科:机械工程、...
原创 2... 从去年华为用上了麒麟芯片开始,华为的市场份额就蹭蹭的往上涨,当时抢购的人特别多,一时间还买不到现货,...
steam官网无法访问?这个办... 对于广大游戏爱好者而言,Steam平台无疑是获取最新游戏资讯、购买游戏、与全球玩家互动的重要阵地。然...
解决FaceTime无法使用的... FaceTime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视频通话应用,广泛应用于iPhone、iPad和Mac等设备上。...
vivo手机5g开关在哪里打开 vivo手机5G开关的打开方式可能因手机型号、系统版本及运营商网络支持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来...
2024年OPPO手机全攻略:... 手机已不仅仅是通讯工具,它更是我们记录生活、享受娱乐、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伙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O...
原创 最... 近日,有关华为nova 13系列手机的消息开始多了起来,之前透露的消息暴露,华为nova 13 Pr...
2024信号“最可靠”的四款手...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2024年信号“最可靠”的四款手机,它们分别是华为Pura 70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