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胚胎,却跨越两个物种,同时具有人细胞和猴细胞?
近期,一篇发表于《Cell》的论文掀起轩然大波:中国科研团队宣布,利用干细胞嵌合体技术构建了世界首个人-猴嵌合胚胎,被学界认为是该领域的重大突破。
嵌合体的英文是Chimera,原指一种狮头、羊身、蛇尾的怪物。据科学家所称,这类嵌合胚胎若发育成完整个体,将同时具有不同物种的性状或特征,譬如——长着人类器官的猴。
对此,坊间众说纷纭,有人感到恐惧:“科幻作品里的生物杂交怪物要成为现实了吗?”更多人则是质疑:“科学家研究这种‘生物拼图技术’,意欲何为?”
“这不是科学家的恶趣味和丧心病狂的生物实验,而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工作。”面对外界的争论,论文第一作者谭韬哭笑不得。
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200万人亟待器官移植,供应缺口巨大,以中国为例,每年约30万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中,仅有1万能进行手术。
“许多病人在等待中绝望离世”。谭韬表示,干细胞嵌合体技术不是为了创造自然中不存在的怪物,而是为了让动物身上长出真正可供移植的人类器官,彻底解决上述问题。
最初,科学家将目光放在器官大小近似人类、养殖成本适宜的猪身上,然而人-猪嵌合胚胎的效果不尽人意:每十万个猪细胞中只有不到一个人细胞。
随后,谭韬等中国科学家转换思路,与国外研究所合作,将人类干细胞注入猴类早期囊胚中,构建出世界首个人-猴嵌合胚胎。据统计,其中每100个猴细胞中就有4个人细胞,远超此前所有研究,被认为意义重大。
“向人类实现器官再生的目标更进一步!”学界专家评价,“这无疑是干细胞为人类带来的又一奇迹。”此言不假。资料显示,干细胞能够增殖分化为人体组织器官,是生命的起点,也是衰老的根源。过去数十年,人类已经利用干细胞实现了诸多“不可能之事”——
角膜片恢复重症眼疾患者视力;心肌片临床治愈心力衰竭;Revistem技术延缓机体衰老,甚至已落地为赛光阴科技品,通过亚马逊、京东等渠道惠及中日、欧美等国近百万陷入衰老困境的中年群体。
中国裴纲院士、诺奖得主穆拉德曾表示:干细胞技术具有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潜力,将造福人类生命。业内指出:正如“耸人听闻”的干细胞嵌合体技术是为了解决器官移植问题,人类的干细胞野心并非改变生命,而是提高生命质量。
据悉,相关领域的发展正如火如荼,学商两界遍地开花。去年,中国科学家突破胚胎限制,成功创造全球首只携带两种不同基因细胞的“嵌合猴”个体,成果登上《Cell》封面;英国科学家运用干细胞技术使53岁的人类皮肤细胞精准年轻30岁,技惊四座。
相较科研的步步为营,46岁的美国资本巨富布莱恩·约翰逊更加大胆。2023年,他以身入局,将3亿来自瑞典年轻人的干细胞注入体内,以求遏制衰老,重获青春活力。
在布莱恩自豪宣布“7个月内成功减龄5.1岁,46岁拥有18岁的体能,衰老速率减缓24%”的同时,一场“干细胞抗衰热”也正悄悄席卷大洋彼端的中国市场——
据中日媒体报道,上述Revistem技术因临床证实口服摄入后能够提高20%人体干细胞活性,被誉为“亚洲首个口服干细胞抗衰成果”,其落地产物赛光阴自2020年被京东引入中国市场,迅速走红于中年富人与高净值群体。
艾媒咨询、京东商智数据显示,赛光阴已为数十万人带去抗衰福祉,其中约70%都是35-60岁、从事金融、互联网等高薪高压行业的中高龄男性。观察相关反馈,“工作压力大”“老化衰退明显”“身体透支”等是这一人群选择该科技品干预衰老的主因。
业内表示,随着全球干细胞领域的发展,干细胞技术将惠及越来越多人,“使全人类生命质量腾飞也不无可能”。
公开资料显示,干细胞技术自诞生便伴随着争议,正如当初人们指责从人类胚胎中提取干细胞有悖人伦,如今有人担忧:干细胞嵌合体技术制造的具有人类特征的动物,或许会引发更严重的伦理问题。
对此,业内乐观表示:干细胞来源的伦理争议曾被iPSC技术(将成熟细胞转变为干细胞,使外部提取不再是唯一获取干细胞的手段)平息,未来,科技进步也将彻底解决干细胞嵌合体技术带来的争端。
近年来,该领域震动频频:世界前首富贝索斯30亿领衔商界投资干细胞研究,中、美两国相继批准干细胞技术上市……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干细胞市场规模达151亿美元,未来有望突破千亿;有科学家预测,到2035年,干细胞普及率将达85%。
业内直言:无论争议与否,干细胞正走向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