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媒体滚动
“我们要昂扬自信自强,笃定必胜必成,全力锻造‘硬科技’、‘黑科技’,努力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2月25日,在深圳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市长覃伟中在作政府报告时如此“宣示”。
这次的深圳政府工作报告,科技与产业部分可谓“重头戏”。覃伟中表示,2025年,深圳将主动适应并引领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力竞逐人工智能、低空与空天等产业新赛道,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算法理论、智算芯片、具身智能、高阶智驾、端侧轻量化模型等核心突破。打造超智协同、异构融合、训推一体、普惠泛在的可持续训力供给体系,丰富发展人工智能新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深圳两会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舆论热点,2月23日,深圳市政协委员报到现场,深圳乐聚机器生产的人形机器人“夸父”作为深圳卫视深视新闻“特约记者”亮相,并举起话筒现场提问政协委员。同一天,深圳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功完成全球首例机器人前空翻特技,这一成果标志着机器人在运动与灵活性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一时间,境内外舆论广泛关注,对深圳的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成就不吝赞美。
不得不说,自从DeepSeek与宇树科技爆红之后,深圳就被舆论反复提及,外界尤其关注深圳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科技新赛道的“家底”和未来擘画。2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大篇幅谈及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再次引发各界关注热议。
如果关注近期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要会议,就会明白机器人“特约记者”上深圳两会,并不是一场秀而已,深圳全力竞逐科技新赛道,也不是城市之间的“暗暗较劲”,它有着更为深刻的逻辑与意涵。
简单梳理一下,在上周外界高度关注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华为任正非、比亚迪王传福、腾讯马化腾、研祥科技陈志列4位科技领域的深圳企业家出席会议,凸显了深圳这座“科技之都”的重要性。
在稍早之前的广东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说,“中国已经显示出引领时代浪潮的全新气象,广东更应该在百舸争流中奋力争先。”其后,广东省长王伟中赴深圳调研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
从上述会议便可以看出,摆上“机器人记者”的2025深圳两会传递的信息,“不止于深圳”,它关乎广东省乃至中国的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创新,更关乎激烈国际竞争的大局。本次会议的一项特殊安排是将就“推动深圳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和“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加快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组织两场联组讨论,也佐证了这一点。
当前,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版图,能否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决定了能否在未来发展和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笔者尤其看重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圳引领全球革命和产业变革”这一表述,这是一种舍我其谁的底气与信心。
底气与信心何在?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深圳科技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全社会研发投入2236.6亿元,同比增长18.9%,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总量跃居全国城市第二。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93.3%,总量居全国城市第一,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原生鸿蒙在深圳宣布正式商用。
此外,创新人才集聚,国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人数均创历史新高,920名深圳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7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达46.1万人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笔者认为这份报告中尤其重要的一点是,深圳强调“开源”,将走“基础研究”与“应用”并重的,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科技与产业变革之路。深圳拥有强大产业集群、供应链高度整合,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加上“硬科技”、“黑科技”的赋能,将更好服务于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国家在激烈国际竞争中领先身位。
2025深圳两会现场,“夸父”机器人的机械臂画出技术弧光,政府工作报告则勾勒出深圳引领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局的战略图谱。
而在两会前一天,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主题新闻发布会,亮出了“真金白银”支持和“真材实料”支撑。全力竞逐新赛道,深圳不仅有“全景图”,更有“施工图”。
变局之下,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这座以科技创新著称的城市,正自我鞭挞、豪气布局,誓要在这一轮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局中争先出彩!
作者丨刘立平
排版丨陈吉欢
编辑丨林潇
上一篇:储能十大技术趋势“预测”
下一篇:三峡“机器人”智能守护大国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