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赣南深山里,一群特殊的“巡线员”正悄然改变着电网运维的传统模式。它们不是翻山越岭的工人,而是盘旋于高空的一架架无人机。在江西兴国县,供电公司将无人机巡检从试点摸索变成山区电网运维的“标配”,让科技真正扎根在了这片红土地上。
“你看那座铁塔,藏在对面半山腰的竹林里,以前巡一次得爬两个小时。”在潋江镇10千伏潋社线巡检现场,王工指着远处的山头感慨。他干了二十多年巡线,对这里的每一基杆塔都如数家珍,也最清楚传统巡检的艰辛——夏季要防蛇虫,冬季要踏冰霜,遇上暴雨塌方,巡检只能中断。
变化始于2023年,公司组建了首支无人机巡检队。起初并不顺利:山区信号不稳导致图传中断,竹林茂密影响拍摄角度,甚至还有飞鸟攻击无人机。但这群年轻人硬是蹚出了路子——他们绘制出全县247条线路的“三维地图”,标注出每个危险点;创新“分段接力飞”模式,破解信号盲区难题;给每台无人机配上“驱鸟器”,化解飞禽袭扰风险。如今,全县70%的山区线路实现无人机巡检覆盖。去年迎峰度夏期间,无人机仅用3天就完成了以往需要半个月的人工巡检量,在暴雨季来临前提前发现并处理树障隐患43处。
从最初的新奇到如今的依赖,兴国供电人用实践证明了科技的力量。下一步,他们正尝与气象部门联动开发线路灾害预警模型……在这片曾洒满革命热血的土地上,一场静悄悄的电力革命正在展开。 (万依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