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披露,华为在2月份提交了“MATEROBOT”商标的注册申请,据悉,“MATEROBOT”商标所涵盖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相当广泛,包括但不限于远程临场机器人、模拟对话用的聊天机器人软件、用户可编程的未配置类人机器人等。
据了解,在2024年6月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云发布了盘古大模型5.0以及盘古具身智能大模型,为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在今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5)上,华为、中国移动、乐聚联合发布全球首款搭载5G-A技术的“夸父”人形机器人,可实现大场景下高精度定位,同时允许用户实时远程操控人形机器人。
要知道,华为机器人在技术研发、生态构建及场景应用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结合其产业链整合能力,形成了多维度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A股市场上有哪些直接受益的公司呢?我们通过梳理产业链,找到了这三家,关注这一领域的粉丝朋友都可以先了解起来。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业务,数控机床,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公司的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数控机床(CNC), 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为华为及其供应商提供工业机器人产品,并围绕底层控制、AI 工业机器人等相关技术进行交流合作。
机器人为公司的重要业务发展方向之一。公司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凭借精密减速箱、高性能电机和电控系统的产品组合优势,成功开发并推出仿生机器人灵巧手产品。此外,公司将继续加强与科研机构、优秀企业在传感、算法、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交流,联动上下游资源;联合生态圈合作伙伴,积极拓展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场景应用。公司与华为联合研发的仿生灵巧手,集成触觉感知系统与神经网络算法,具备17个主动自由度,技术行业领先。
今年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其主营业务就是智能机器人,尤其是智能人形机器人的精密零组件的研发、销售,产品包括灵巧手关节齿轮、轴承、指尖传感等等,目前已进入两大头部人形机器人(Figure AI、特斯拉)核心零部件的供应链。华为若进一步拓展人形机器人业务,公司作为其长期供应商,可能成为优先合作伙伴。
对于公司筛选,我们秉承专业、谨慎的思路;对于粉丝朋友,我们恪守负责、积极的态度,为了不被主力盯上,避免领取人数太多,同时考虑平台对于内容的限制,已经把这三家公司的详细信息都放在了《华为人形机器人内参》中,想具体了解的粉丝朋友记得仔细查看下图。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报告内容仅供参考使用。本报告并未考虑到读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读者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章、音视频等)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