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器人计划,vivo踏上新征途
创始人
2025-03-26 16:41:23
0

©商业与生活 文|朱晓培

校对|大道格

自从有了AI大模型的加持,机器人产业就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成为全球科技中最热门的黄金赛道之一。这个万亿级风口,不仅吸引着无数创业者前赴后继,更引得科技巨头接连重兵布局。如今,又一位重量级玩家高调入场。

202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vivo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透露,不久前,公司成立了vivo机器人Labvivo机器人实验室),致力于创造极致的机器人产品。目前正在博鳌论坛现场展示的vivo混合现实头显(即MR产品),就是一个阶段性成果。招聘信息也显示,vivo在高薪招募机器人首席科学家、机器人技术规划专家等。

了解vivo的人都知道,公司成立30年来,从电话机、功能机再到智能手机,一直专注于通信行业。他的一贯风格是,不盲目跟风,谋定后动,喜欢少押注但是押重注。

这次它高调宣布进军机器人行业,说明内部已经明确了对机器人行业前景的信心。胡柏山也确认,做机器人不是盲目追逐风口,而是遵循vivo的价值主线。

当前的AI和机器人,分别代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顶尖技术成果,但两个世界尚处于相对独立状态,未能完美联接。手机行业有着最大基数的消费人群,最前瞻的技术生态,多元的应用场景。机器人是手机行业的未来,它将成为联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胡柏山说。

vivo入局机器人行业,无疑为机器人板块又添了一把猛火。但人们更关心的莫过于,机器人领域的许多从业者已经提前布局数年,vivo是否有相应的技术基础?它在手机行业的技术积累又能否在机器人行业发挥技术复利?它能否再次做到后发先至?

01

选择:为什么是机器人?

自从2021年开始,随着国内手机市场逐渐饱和,出货量开始下降,手机厂商就把探索的目光投向了更前沿的领域,比如折叠屏、XRAI眼镜,新能源汽车也包含其中。更有人提出,想要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就要跟着风走,而智能电动汽车就是此时此刻的风口,让整个行业陷入了不造车就落伍的焦虑中。

当手机大厂们通过各种方式跨界造车时,vivo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聚焦个人和家庭生活需求,大举进军机器人领域。

为什么是机器人而非跟风造车?这一决策背后,有vivo对行业发展的深度研判,也有紧扣自身技术优势、用户需求的战略定力。

从产业竞争与发展的角度来看,汽车市场已经是红海竞争,甚至可以用淘汰赛阶段来形容。而且,汽车供应链已经高度成熟,特斯拉、比亚迪、吉利等头部企业已经建立起了明显的领先优势。此时,任何一家新势力再选择进入汽车行业,都算不上是明智之举。

反观机器人领域,仍处于行业发展的早期,尤其是面向C端的家庭场景,处于场景定义产品的早期阶段。从市场前景上看,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家庭服务、医疗、养老等场景对机器人的需求还将持续增长。

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含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各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从竞争角度看,虽然目前市场从业公司众多,但除了老牌工业机器人公司外,大部分都是初创型企业,在资金和技术上也都没有形成垄断优势。

机器人这样一个前景广阔、集中度低,技术标准未固化的市场,无疑为vivo这样体量的科技巨头的切入,提供了充分的操作空间。

而且,手机和机器人的技术具有协同性。vivo在智能手机领域积累的端侧AI、影像算法及MR技术,可以直接迁移至机器人研发,发挥技术复利。

vivo深知,看一个产业或者一个新的赛道,不应该去看是不是风口,也不能单纯地看市场规模,而是去看其与自我核心能力是否匹配,以及能不能给用户创造价值。显然,比起汽车,机器人是一次更加难而正确的选择。

02

路径:专注机器人的大脑眼睛

1962年,美国万能自动化公司的第一台机器人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投入使用,标志着第一代机器人(含机械手臂)的诞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2015年前后,又出现了服务机器人的概念。

但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机器人都缺乏灵敏的感知系统,以及灵巧的操作系统。只能在工业或者生活场景中重复某种单一和固定的动作,比如安装、焊接、清扫、音乐等。通俗地说,它们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脑子

机器人长得像不像,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应该有脑子2023年,AI通用大模型ChaGPT火爆全球,带动了全球的人工智能第三次发展浪潮,也让机器人真正开始有了脑子

2024年云栖大会上,阿里CEO吴泳铭提出,生成式AI最大的想象力,绝不是在手机屏幕上做一两个新的超级app,而是接管数字世界,改变物理世界。

此次博鳌亚洲论坛上,胡柏山更进一步指出,机器人是手机行业的未来,它将成为联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

从广义讲,未来所有的机器都会变成智能机器人,所有的软硬件都会具备推理能力。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因为,要实现真正的AGI,下一代模型还需要具备更通用、更智能,具备更复杂更多层次的逻辑推理能力。

这正是vivo选择进入机器人领域的路径:依托于vivo“蓝科技AI大模型与影像领域的十年深厚积累,叠加vivo混合现实头显(MR产品)积累的实时空间计算能力,聚焦孵化机器人的大脑眼睛,让机器人可以看得懂场景,听得懂需求,给得了回应。

据《商业与生活》了解,“vivo机器人Lab重要子任务之一,就是在AI领域对AI Agent能力的训练,这也是未来机器人的大脑。

过去一年多,包括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AI大模型,vivo也推出了自己的AI大模型——蓝心大模型。然而,受GPUNPU硬件能力的限制,目前手机厂商都选择在端侧部署十亿级轻量级大模型,在云端部署千亿级AI大模型。但不论哪种部署方式,使用上都存在一些限制,很多想法难以落地。有研究发现,现在的手机只能跑30亿级的端侧模型,如果要跑100亿级的可能真的要花三到五年时间,更不要提千亿级了。

但是,脱离手机这个硬件限制,换成各种机器人,可发挥空间就大得多。打个比喻,手机就好比以前的轻薄本,玩大型游戏肯定是不行的,而机器人就好比游戏本甚至一体机,可以用算力更强的硬件,甚至加风扇加外设,去跑更大的AI模型。

03

底气:技术、产业、场景的沉淀与优势

凡事预则立,不打无准备之仗。vivo进军机器人行业,并非从零开始,甚至可以说,vivo过去30年的技术积累,就是为了这一刻做准备的。

20183月,vivo 就成立了AI全球研究院,为技术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vivoAI全球研究院汇聚了大量AI人才,目前研发人员超过1000多人。而且,自从2019年开始,vivo每年的研发费用几乎都过百亿元。

这些投入,带来了优异的成果。2023年,vivo对外公布自研通用大模型矩阵蓝心大模型,并在2024年升级为语言、语音、图像、端侧以及多模态大模型的全新蓝心大模型矩阵。在SuperCLUECMMLUC-EVAL等多个大模型榜单上,蓝心大模型综合能力排名第一。此外,vivo也是手机行业中率先跑通了1B7B13B的端侧大模型,成为首个在手机端实现大模型载入的手机厂商。

MR领域,胡柏山在2025年初的采访中就透露,vivo MR跑得比较快,MR 团队已经达到将近五百人。4月份即将发布的vivo X200 Ultra上,也会集成vivo在影像领域最新的技术突破。

过去多年,vivo始终在手机影像、芯片、AI等领域的投入中不断加码,积累了丰富的端侧AI、影像技术及供应链管理能力。这些能力是机器人所需,也是vivo所长,都可以在机器人产业进行复用和协同。

此外,vivo在手机行业的精密制造经验,也可导入机器人领域。比如,与供应链联合开发的微型伺服电机,体积缩小40%的同时扭矩提升25%,成本仅为进口产品的1/3,这体现了其在供应链管理上的优势和经验在机器人产业中的迁移和应用。

而且,用户场景也有连续性。手机与机器人的联动具备天然合理性,通过手机控制家庭机器人完成清洁、安防、陪伴等任务,现在已经成为部分用户的生活习惯。而vivo在全球的5亿终端用户,不但为其机器人场景落地提供了真实需求样本,也是vivo机器人服务的潜在用户。

从技术沉淀,到供应链积累,再到场景延伸,vivo都已经悄悄打下基础。据估算,vivo已有68%AI算法、79%的传感器技术可直接复用。这种技术复用性,不仅大幅缩短了机器人研发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也确保了机器人在关键性能指标上具备强大的竞争力。这些都是vivo进军机器人产业的底气。

04

战略升维在技术长跑中寻找确定性

机器人行业虽然火爆,但技术可行性与商业可行性之间,一直存在着巨大鸿沟。

波士顿动力的Atlas机器人,虽然在技术层面惊艳四方,酷炫的表演视频让人惊叹,但还没有正式商用过一台。云迹科技CEO支涛曾感慨,波士顿动力的故事,鼓舞了很多机器人从业者,也给了他们重重一击。有多少个公司可以十几年甚至三十几年不赚钱还能活下去?又有多少公司能够允许在一款机器人上持续投入10年还不成功?基本上,不可能。新双派机器人CEO杨宇智最近也对《商业与生活》感慨,在机器人这样的前沿产业创业,如果只有社会价值,不能创造收益,公司不可能存活很久。

作为如何在技术与商业之间找到一种平衡?vivo选择从大脑眼睛入局,为破解产业难题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vivo采用减法逻辑,聚焦于智能中枢+视觉系统这两个核心模块的研发。一方面,这是vivo擅长的技术赛道,在这两个技术领域做长期投入,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又能筑高自己的技术城墙。另一方面,它没有选择去做机械臂、机器人身体等硬件,因为它知道,在产业供应链里,有人比自己更擅长做这些事情。这也是vivo的价值观之一,回归用户场景,创造体验价值,与产业链伙伴合作共赢。

这样一来,vivo可以有效控制了成本,整个产业也能因为vivo智能中枢+视觉系统的成果而收益。例如,清洁机器人厂商可直接调用vivo的空间建模算法,节省2-3年研发周期。整个产业的研发、生产成本将大幅降低,为机器人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铺平道路。

用胡柏山的话说,这是一个渐进突围、沿途下蛋的路径。这种路径,也更利于让技术走出实验室,走进用户的真实生活,解决痛点,迭代产品。

vivo选择进军机器人产业,绝非简单的业务拓展,而是对智能终端价值的一次深刻再定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延伸出了眼、耳、口等功能,成为人体的延伸,是吃喝玩乐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未来的智能时代,机器人还将进一步进化,除了眼、耳、口等功能,还可以劳动,成为新的人体的延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做手机,做机器人,vivo做的其实是同一件事:深耕能力边界,重构场景价值,帮助人们做好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联接,服务好用户的生活需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vivo钱包遭用户投诉贷款利率... 文:WEMONEY研究室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目前,很多手机如...
原创 苹... 有不少朋友疑惑苹果iPhone 16 Pro和16 Pro Max有什么区别?该选择哪一款更好?各自...
gta5加载慢怎么办 gta5... 许多玩家在GTA5游戏过程中都会遇到加载速度慢的问题,那么gta5加载慢怎么办?今天加游加速器就来告...
iPhone 16系列手机网速... 在智能手机的世界里,网速往往是衡量一部手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尤其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用户对于高...
舒福德智能床S300 Pro面... 8月13日,以“一键入眠 世界领先”为主题的舒福德智能床新品发布会在浙江嘉兴举行。中国睡谷的首次对外...
第五轮学科评估对比:西安交大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的表现可圈可点,新晋的3个A+学科:机械工程、...
小米怎么去除抖音水印保存?分享... 随着抖音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抖音上分享和观看短视频。当我们想要保存一些喜欢的视频时,往往会被视...
小米14T Pro海外定档9月... 【ITBEAR】9月23日消息,小米今日在X平台上宣布,旗下新款手机小米14T Pro定于9月26日...
邓宏魁、张涛、李亚栋、孙斌勇获...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周锦童 8月16日上午10时,2024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香...
如何规划小红书矩阵号内容并一键... 小红书矩阵号内容规划与抖音多账户同步攻略 在当前社交媒体时代,内容营销已成为品牌推广和个人IP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