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阳光温柔洒落,微风拂过斑驳的树影,映衬着淡蓝色的天空。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斜沟矿污水处理厂内,更是水天一色、清水潺潺、鱼儿欢跃。走进集控大厅,数据平台上进出水量、污染物去除量、用药剂量等各项数据即时显现,井然有序的运行状态同时也展示在200公里外的西山煤电智慧水务平台上。这个新建成的平台能够全局掌握、远程监控西山煤电所属矿井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为西山煤电高效治理污水又添助力。
矿井水既是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的伴生产物,也是重要的非常规水源,经处理达标后的矿井水可作为矿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重要水源之一。近年来,西山煤电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将所属矿井污水处理厂集中监管、统一调控,全力推进污水处理厂标准化、专业化管理,扭转了污水治理的被动局面,为污水变废为宝创造可能,也为同行业走出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了借鉴。
一泓清水,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此前,西山煤电所属污水处理厂运行模式出现了“梗阻”——分布各处的污水处理厂各自为政,管理分散,不仅产生了高昂的管理费用,有的还因监管不力、技术薄弱等问题发生了环保事件。据统计,西山煤电以前每年的污水处理厂管理费用近亿元。西山煤电开始探索新的管理思路,2017年西山煤电统筹规划,组建专业绿化公司接管矿井污水处理厂,管理模式由各自为政转为统一管理。时任该公司总经理薛国杰介绍,他们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思路逐步推进,率先接管了官地矿、西铭矿、东曲矿3个矿井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升级。但困难也随着接管的推进而逐一显现——工艺落后、管理粗放、水质不达标……各厂的问题五花八门。针对现状,该公司大刀阔斧展开一系列改革:对标专业环保公司,积极引入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整章建制;强化培训学习,组建起一支专业化维修团队;减人提效,为污水处理厂“减肥瘦身”。薛国杰回忆:“不到8个月的时间,3个厂的运行便初见成效。比如西铭矿污水处理厂经升级改造后,维修费用从年近40万元降至两三万元,且水质达标,运行稳定,效果十分显著。”
移步皆是绿,满目都是景。经过多轮改造,曾经治污落后、院内杂草丛生的屯兰矿净化水厂旧貌换新颜。污水处理车间污水池中经处理后的水变得清澈见底,厂区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设备全自动监测、控制、连锁、报警、精准加药等功能,现代感十足。这里每日污水处理达1.3万立方米,水质达到地表水标准,工艺、厂容厂貌、水质处理目前均处于省内行业领先水平。
变污水处理终点为水循环利用起点,再生水为西山煤电各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有效“解渴”。官地矿矿井污水处理厂是西山煤电前山地区首座标准化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目前均用于选煤厂生产、矸石山治理与生态恢复、井下灭尘等,基本实现了零排放。
截至目前,西山煤电已建成28座标准化污水处理厂,年均处理矿井污水2200万立方米,中水复用率逐年提升,达到80%以上。同时,不断推进的数智化建设,也正在为西山煤电更加绿色、高效的可持续发展持续注入智慧力量。记者 张秀丽
短评
废而不弃 企业担当
资源节约、生态环保互利共赢。绿色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近年来,西山煤电通过上马智慧水务平台,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矿井污废水,将污废水进行资源化利用,不断提高装置设施利用率,实现了矿区“水”自由流动、动态调整要素,实现了污废水处理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矿山持续注入了“绿色基因”,为我市打造安全、环保、领先的智慧矿山提供了宝贵的“西山煤电样本”。
来源: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