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通用人工智能体及行业场景解决方案
众擎PM01机器人凭借高精度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算法,实现了动态平衡和步态自适应调整,能够完成前空翻的人形机器人。众擎SA01双足机器人则是一款高拓展性的开源通用双足智能体,可展现较为良好的直膝行走能力。
众擎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10月,总部位于深圳,专注于研发通用智能机器人。公司产品面向科研教育、工业制造、商业服务、家庭等多种场景,致力于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商业化落地。
今年4月初,众擎机器人宣布完成新一轮Pre-A轮融资,融资总额近2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Stone Venture领投,商汤国香资本、弘晖基金、浔商创投、包河创投等一众老股东持续加码。
近日,中鼎股份在互动平台称,公司与众擎机器人围绕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展开合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公司目前机器人主要业务方向是谐波减速器、关节总成的研发和生产制造,暂时没有代工量产机器人的战略布局。公司与合作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属于框架性协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不确定性。
2025年,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多位专家表示,2025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
业内人士称,人形机器人开始“小批量交付”,工业场景有望率先落地。同时,如何落地、价格是否可接受等问题始终悬而未决,技术成熟度也是行业发展关键障碍。
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有望达到1.24万台,市场规模63.39亿元。其中,中国的销售或达到7300台。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接近34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640亿元;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超过500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民生证券研报表示,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更是人形机器人通用能力跃升的起点,全球将有数千台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场景训练。随着规模效应的释放及大模型的成熟,应用于民用场景的人形机器人有望降价至2万美元/台,同时自主性与硬件性能将大幅提升,真正进入人类的家庭与工作场景。
硬件方面,产业链企业也不断突破。“部分头部企业在2025年会有数千台量级的小批量量产,带动国内外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发展,从而带动零部件企业水涨船高。空心杯电机、谐波减速器、行星滚柱丝杠、精密轴承等零部件将持续迭代。”铁近机电市场总监钮栋成表示。
作者:谭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