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让AI模仿我的文体(师说)
创始人
2025-04-20 11:00:46
0

陈平原

从ChatGPT到DeepSeek,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文学科带来了一定挑战。运用大语言模型,可以根据自己意愿生成想要的文本,且不需要经过长期的文学教育或学术训练。这样的文本可能缺乏一定独创性,但其高仿真能力,以及展现出来的某种程度的思考、辨析与推理,不容小觑。

如何直面这一趋势?短时间内,我们或许无法准确判断提交的作业或投稿的论文是否借助人工智能完成,但长远看,就如同网络时代拦不住“检索”,人工智能时代也拦不住“代驾”。因此,今天的大学,更应该重新审视人文学科的价值、文学教育的重心,思考为什么学、该如何教、哪些是人工智能代替不了的。

走进当下的大学课堂,人手一台手机或电脑已是标配,学生们随时准备上网查询。在这一趋势下,文学教育也应从以往具体知识的传授,转为更加注重读本,注重提问、辨析、批判与重建。以精心挑选的读本为中心展开课堂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帮助他们拓展学术视野、养成理论思维、提升分析能力。

所谓思接千古、驰想天外,与古今中外无数先贤神交,需要技术,更需要学养、心情与趣味。毕竟,从个人修养以及气质形成出发,一些品质是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比如阅读经典的能力、洞察世界的幽微、理解人生的苦难、培养人性的高贵等。从文学教育来看,趣味雅正比常识丰富要紧,个性表达比规范写作要难能可贵,而感动自己、愉悦自己、充实自己,更是重中之重。

有学生曾让人工智能模仿我的文体,回答“人工智能时代,文学如何教育”的问题。阅读生成的文本后,我大致明白人工智能的套路及其长短——比我谈得更全面,但均属于泛论,不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专业研究者而言,若撰文之前请教,能减少暗中摸索的过程,但思路容易被框住,若撰文之后请教,起校核的作用,或趋避或补充,那也未尝不可。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本报记者丁雅诵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20日 06 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苹... 有不少朋友疑惑苹果iPhone 16 Pro和16 Pro Max有什么区别?该选择哪一款更好?各自...
2025年值得入手的2款智能手...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无论是健康监测、信息提醒,还是时尚搭配...
第五轮学科评估对比:西安交大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的表现可圈可点,新晋的3个A+学科:机械工程、...
原创 2... 从去年华为用上了麒麟芯片开始,华为的市场份额就蹭蹭的往上涨,当时抢购的人特别多,一时间还买不到现货,...
steam官网无法访问?这个办... 对于广大游戏爱好者而言,Steam平台无疑是获取最新游戏资讯、购买游戏、与全球玩家互动的重要阵地。然...
解决FaceTime无法使用的... FaceTime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视频通话应用,广泛应用于iPhone、iPad和Mac等设备上。...
vivo手机5g开关在哪里打开 vivo手机5G开关的打开方式可能因手机型号、系统版本及运营商网络支持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来...
2024年OPPO手机全攻略:... 手机已不仅仅是通讯工具,它更是我们记录生活、享受娱乐、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伙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O...
原创 最... 近日,有关华为nova 13系列手机的消息开始多了起来,之前透露的消息暴露,华为nova 13 Pr...
2024信号“最可靠”的四款手...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2024年信号“最可靠”的四款手机,它们分别是华为Pura 70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