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令人担心的一幕发生,美国先俄一步越过红线,末日时钟再次被拨快
创始人
2025-05-02 17:20:32
0

人类或许一直在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距离毁灭到底有多远?

无数的电影电视剧和文学作品,都在探讨世界末日会怎样来临。是像《三体》一样由外星人带来毁灭,还是像《2012》中一样亡于天灾?

其实现在的科学家,更倾向于人类会在自我冲突中走向灭亡。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在1947年的时候,就设立了一个象征性工具——末日时钟,来警示人类,告诉全人类目前所面临的巨大威胁。

在这个时钟上,午夜零点代表世界末日的来临,指针越接近午夜,就代表世界距离末日更进一步。

而就在2025年的1月,“末日时钟”被科学家拨快至距离午夜仅剩89秒,创下了自1947年创立以来的最短记录。

也就是说,也许人类距离自我毁灭,只剩下一步之遥了。

那到底末日时钟究竟是什么?它曾经被调整过几次?2025年为何又成了人类距离末日最近的一次呢?

让我们一一道来:

一、末日的警示

末日时钟(Doomsday Clock)创立于1947年,旨在警示人类面临的生存威胁。其表盘设计非常独特,仅在左上方15分钟处有刻度,而午夜零点代表世界末日的临界点,指针越接近午夜,表明人类距离毁灭性灾难越近。

最初设立时,时钟指针设定在23时53分(即距离午夜7分钟),主要针对核武器威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评估范围逐渐扩展至气候变化、生物安全人工智能及地缘冲突等综合风险。

说起末日时钟的创立,来源还是二战末期核武器研发引发的反思。

1942年,美国启动“曼哈顿计划”研制原子弹时,以爱因斯坦为首的科学家就已经预见到核技术可能引发的灾难性后果。

1945年6月,参与该计划的芝加哥大学科学家联名致信美国军方,建议通过无人区核爆威慑日本而非直接攻击平民。但科学家们的想法并没有被美国政府通过,两颗原子弹还是投向了日本的长崎广岛

也正是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造成20余万人死亡的消息,促使这些科学家于在同年9月成立了《芝加哥原子科学家公报》,这份工包的主旨就是“减少对人类生存的人为威胁”。

该组织最初以油印小册子的形式传播核技术知识,直至1947年6月,才正式改版为杂志。艺术家马蒂尔·朗斯多夫在封面上绘制了首个末日时钟图案,将指针定格在23时53分(距午夜7分钟)。

通过视觉符号,直观的传递了核危机的紧迫性。时任主编的尤金·拉宾诺维奇阐释其核心理念为“用恐惧唤醒理性,以保护文明”!

当时末日时钟的时间调整,就是由主编拉宾诺维奇个人根据全球局势独立判断,作为俄裔犹太科学家,他早年于柏林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1933年因纳粹排犹政策流亡英国,后加入美国曼哈顿计划,在芝加哥大学参与核反应堆研究。其俄语能力及与苏联科学家的私交为早期评估提供了独特视角。

1973年拉宾诺维奇去世后,决策权移交至由18人组成的“科学与安全委员会”,成员涵盖核物理、气候科学、生物安全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包括13位诺贝尔奖得主。

这个委员会每年会举行两次闭门会议,分析全世界各国的核武器军备动态、地缘冲突、气候变化及新兴技术风险等四大核心领域。

评估的维度包括:核武器数量与部署状态(如美俄核弹头削减进度)、战略稳定性(如《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履约情况)、冲突升级可能性(如俄乌战争中使用战术核武器的风险)、气候临界点突破(如全球升温幅度)以及技术失控概率(如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

每一次决策的过程都需要委员会的专家达成共识,但是专家之间也会有各种分歧,如果无法达成共识,就会推迟进行调整。

二、距离末日的时间

自1947年至今,末日时钟共经历26次调整。其中,指针向前拨动(风险加剧)18次,向后拨动(风险缓解)8次。

1947-1991年间,末日诗中的焦点主要是主要关注着核威胁。如1949年,苏联首颗原子弹试爆导致时钟拨快4分钟,变成了23时57分。

到了1953年,末日时钟的指针指针调至23时58分,也就是距离末日只有两分钟。这是冷战期间最接近末日的时刻。直接原因是美国与苏联在9个月内相继完成首次氢弹试验。

氢弹的破坏力远超原子弹,单枚氢弹即可摧毁整座城市,引发全球对核战争失控的恐慌。苏联在1953年8月试爆的“RDS-6s”氢弹当量达40万吨TNT,而美国同年3月试爆的“常春藤行动”氢弹当量更是高达1040万吨TNT。

这种技术竞赛使核威慑逻辑陷入“确保相互毁灭”的恶性循环,末日时钟的指针因此向前拨动1分钟。

而1963年《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后,末日时钟被回拨了5分钟。

而末日时钟创造以来的历史最安全记录,则是冷战结束的时候。1991年美苏签署《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计划在七年内将各自核弹头削减至6000枚以下。没过多久,苏联就解体了!俄罗斯也承诺减少核武库规模。

此外,柏林墙倒塌东欧剧变标志着地缘对抗缓和,乌克兰独立之后由于经济上无法负担大量的核武器维护,也开始寻求将境内所有的核弹头和发射井进行拆除。

《原子科学家公报》认为全球核战争风险显著降低,因此将指针回拨7分钟,创下末日时钟距离午夜最远的记录。

2007年,委员会开始将气候变化纳入评估体系,2018年则新增了人工智能与生物工程风险指标。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成为关键动因。他公开质疑气候变化科学,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并主张扩大核武库规模,包括研发低当量战术核武器。

同时,朝鲜在2016年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及“火星-10”导弹试射,加剧东亚核扩散风险。气候议题首次与核威胁并列成为调整依据,科学家指出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革命前已上升1.1℃,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2017年末日时钟的指针调至了23时57分30秒,也就是距离午夜2分30秒。

2023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在2022年多次暗示可能使用战术核武器。而美国也解除了对乌克兰使用西方武器攻击俄本土的限制,导致战火首次蔓延至俄罗斯境内。

同时,委员会还因为俄乌冲突中无人机与星链技术的实战应用,把网络战也纳入了评估框架。

再加上全球气候的持续恶化,2022年成为有记录以来第五热年份,巴基斯坦洪灾导致1700人死亡,欧洲经历500年来最严重干旱等一系列原因,末日时钟指针被调至23时58分30秒,也就是距午夜90秒!

可以说,在2023年,人类距离末日只有一线之隔了。

三、末日将临

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2025年1月份,末日时钟的最新调整居然是89秒!

也就是说,委员会认为如今的地球比俄乌冲突刚刚爆发的时候更加危险!这是自1947年末日始终创立以来所创下的最新记录,表明人类目前正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危机!

其主要还是归因于俄乌战争引发核升级风险、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及全球气温突破临界点等综合威胁。

这一系列调整不仅反映了科技与政治的互动对人类存续的深远影响,也凸显了集体行动在化解危机中的紧迫性。

尽管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攻势引发国际谴责,但美国被揭露在俄乌冲突全面爆发前数月已秘密向乌克兰提供“毒刺”导弹和“标枪”反坦克系统等关键武器,这一“先发制人”的军事介入策略被视为主动激化矛盾。

普京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如果俄罗斯战败,那这个地球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其中的威胁意味非常明确,如果北约真的要让俄罗斯彻底失败,甚至解体俄罗斯。那么,普京动用核武器的可能性也并非是零!

北约在德国部署的B61-12战术核弹具备30米精度打击能力,这种“可调节毁灭”武器模糊了核战红线。联合国模拟显示,若冲突意外升级,首周死亡人数或达9000万!

与此同时,美国在南海与中国的军事博弈同样加剧全球风险。

2023年美军核潜艇在南海巡航频率较前一年增加15%,而中国部署的海底声呐阵列和反潜机形成严密监控网,双方虽保持370公里“安全距离”,但隐形潜艇技术的突破也使得水下对抗更易失控。

同时,中国的台海矛盾和南海冲突,所涉及的周边国家中也有如朝鲜一样,本身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还有如同日本这种本身科技水平就极为发达的国家,极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制造出新的核武器。一旦冲突达到一定的地步,中、美或许还能克制,但一些本身常规战斗力比较弱的国家,铤而走险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科学家早就发出过警告,当前全球仍有约1.27万枚核弹头处于战备状态,足以毁灭地球文明37次。

而美国在俄乌、南海的双线施压正将世界拖入“疯狂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正如哥伦比亚前总统桑托斯所呼吁的:“唯有全球合作才能阻止时钟前进”,但当大国持续以“红线博弈”试探底线,末日的倒计时声已愈发清晰。

参考资料:

1.2025 Doomsday Clock Statement

Science and SecurityBoard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Editor, John Mecklin

January 28, 2025

末日时钟官方网站

2.距末日仅2分钟 “末日之钟”拨至历史最高风险水平

中国日报网

  1. 末日时钟的变化

末日时钟官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苹... 有不少朋友疑惑苹果iPhone 16 Pro和16 Pro Max有什么区别?该选择哪一款更好?各自...
2025年值得入手的2款智能手...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无论是健康监测、信息提醒,还是时尚搭配...
第五轮学科评估对比:西安交大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的表现可圈可点,新晋的3个A+学科:机械工程、...
原创 2... 从去年华为用上了麒麟芯片开始,华为的市场份额就蹭蹭的往上涨,当时抢购的人特别多,一时间还买不到现货,...
steam官网无法访问?这个办... 对于广大游戏爱好者而言,Steam平台无疑是获取最新游戏资讯、购买游戏、与全球玩家互动的重要阵地。然...
解决FaceTime无法使用的... FaceTime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视频通话应用,广泛应用于iPhone、iPad和Mac等设备上。...
vivo手机5g开关在哪里打开 vivo手机5G开关的打开方式可能因手机型号、系统版本及运营商网络支持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来...
2024年OPPO手机全攻略:... 手机已不仅仅是通讯工具,它更是我们记录生活、享受娱乐、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伙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O...
原创 最... 近日,有关华为nova 13系列手机的消息开始多了起来,之前透露的消息暴露,华为nova 13 Pr...
2024信号“最可靠”的四款手...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2024年信号“最可靠”的四款手机,它们分别是华为Pura 70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