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风
故
事
郭永怀,中国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位因公牺牲的革命烈士;也是唯一一位在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三个领域都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他用59年的壮烈人生诠释了“无私奉献、以身许国”的家国情怀,为世人树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1909年,郭永怀出生于山东荣成一户家境殷实的农家。他从小聪明伶俐,自10岁那年被送进学堂起,就展示出过人的天赋,从农村学堂一路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
1940年8月,郭永怀和钱伟长、林家翘进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应用数学系学习,三人仅花了半年时间,就同时拿下了硕士学位。1945年,郭永怀拿到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去了康奈尔大学,成为航空研究院的创立者之一,名声斐然。但在郭永怀的心里,一直有一个不变的心愿:一定要回国,为新中国效力!
郭永怀在科研领域的成就和声望,却成了归国的羁绊。面对美国当局的阻挠,他当众将自己精心积累十余年,尚未公开发表的论文手稿扔进了炭火堆里,带着妻子和年仅五岁的女儿,毅然踏上了归程。
回国后,郭永怀立刻投身祖国国防建设。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带着重要的实验数据,搭乘飞机返回北京,参加次日一早的会议。然而,当飞机即将在首都机场着陆时,却发生了意外,不幸坠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与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抱在一起,用血肉之躯保护了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
郭永怀十分爱护家人,但由于长期从事绝密工作,与家人聚少离多,无法及时尽到父亲和丈夫的责任。有一次,当年幼的女儿向他讨要生日礼物时,他只能满怀歉意地指着天上的星星对女儿说:“以后天上会多一颗星星,那就是爸爸送你的礼物。”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在郭永怀牺牲的两年后,他参与研究的那颗高唱着“东方红”的星星终于出现在璀璨的星河,成为他留给女儿的最后一件礼物。
2008年,夫人李佩继承其遗志,将多年积蓄60万元捐给力学研究所和国科大设立的郭永怀奖学金;81岁时,组织“中关村大讲堂”,坚持了13年,以此延续老郭的事业、守护他们的爱情。
郭永怀的家风,是“忠孝”传统与“以身许国”精神的完美融合。他以生命践行初心,用抉择诠释担当,为后世树立了科学家与家国赤子的双重典范。正如其侄孙郭涛所感:“永怀精神,永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