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白皮书由IQVIA MedTech发布,主要探讨了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市场情况、优劣势、未来创新方向以及经济价值,展现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意义。
1. 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市场概况: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发展迅速,2024年全球市场价值超19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超3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0% 。膝关节手术中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持续增加,脊柱机器人市场也在不断增长,肩关节机器人技术是新兴领域。美国在关节机器人需求方面领先,但亚太地区的日本、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
竞争格局:全球骨科机器人市场长期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如Stryker和Medtronic分别在大型关节置换和脊柱融合机器人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近年来,Zimmer Biomet、DePuy Synthes等众多公司纷纷进入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市场上的产品分为开放式和专有式系统,开放式系统可与多种植入物配合使用,专有式系统则只能与特定公司的植入系统对接 。
2. 骨科机器人手术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能进行更精准的手术规划,提高植入物定位的准确性,减少软组织损伤,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还能改善手术流程,让医生在手术中操作更灵活,减少身体疲劳,提升手术室整体体验 。例如,有研究表明,使用手术机器人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可减少术后麻醉下手法复位(MUA)的需求 。
挑战:一方面,机器人系统成本高昂,导致手术费用比传统手术高出不少,如机器人膝关节置换手术平均比传统手术贵2400美元,髋关节置换手术贵2000美元 。另一方面,当前机器人体积较大,占用手术室空间多,给小型手术设施的使用带来不便 。
3. 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未来发展
创新方向:未来创新将集中在提升工作流程灵活性、手术室集成度、患者匹配植入物选择以及关节运动学规划等方面 。具体包括推出开放式机器人平台、改进近场相机技术、实现设备小型化、开发自适应软件算法和深度学习技术等,让机器人系统更易设置和操作,扩大适用范围 。
经济价值:虽然初期投资大,但从长期看,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手术能降低翻修率,改善植入物对齐情况,减少患者疼痛,加快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对患者、医生和支付方都具有很大吸引力 。此外,随着骨科手术在门诊手术中心(ASC)的开展日益增多,机器人系统的应用将提高ASC的整体运营效率,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
4. 未来展望:未来,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将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的融合,使系统能够从以往手术中学习经验,持续提升性能 。同时,研发更小、更实惠的机器人系统,让全球更多医院和诊所能够使用这项技术,推动骨科手术向更精准、高效的方向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