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至13日,由国际粗糙集学会(IRSS)主办,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联合承办的第十一届国际粗糙集联合会议在重庆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多粒度人工智能理论与应用”。
作为国际粗糙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本次会议汇聚了全球顶尖专家学者,围绕粗糙集理论、三支决策、模糊集、粒球计算等前沿研究方向展开深入研讨。
“粗糙集是一个处理不确定性的数学工具,可以用来解决数学中和生活中模糊的计算,也是当前国际上人工智能理论及其应用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重庆邮电大学校长高新波举例解释,数学是精确的,但大千世界的概念并没有那么精确,比如下大雨还是下小雨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如果下的是不大不小的雨,你有可能觉得雨很大,也可能觉得雨很小。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是不需要太过于精确的,比如人过马路,你只需要大概判断汽车速度和马路宽度,就可以判断自己此时是否适合过马路,但如果让计算机来帮你判断的话,它会进行精确计算,这便需要很大的算力和复杂过程。
重庆邮电大学在粗糙集领域的研究成果——“多粒度认知计算理论及应用”,可以助力人工智能进行“不那么精确的计算”,让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人的思考模式,提升计算效率,降低算力负担,目前该成果被应用于网络空间安全、金融、图像识别等多个领域。
高新波介绍,近年来,学校聚焦多粒度认知计算、大数据智能决策、粒计算与知识发现、群体智能、智能信息安全、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等大数据智能计算理论及应用研究,先后承接国家级项目50余项。
会议邀请到多位国际知名专家作大会报告。IRSS前主席、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姚静涛教授将分享粗糙集、三支决策与联邦学习的融合创新;三支决策理论奠基人姚一豫教授将带来三支决策理论的认知基础与应用框架的报告;IRSS现任会长、比利时根特大学Chris Cornelis教授将探讨模糊集与粗糙集的协同挑战等。
同时,会议期间开设三支决策、粗糙集和粒球计算3个讲习班,来自波兰、加拿大、比利时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将参与研讨。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