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冈麻城“金叶求精”QC小组研发现场。陈海涛摄
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而来的当下,湖北省黄冈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人才为关键支撑,在麻城、武穴等地率先突破传统监管模式的桎梏,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变革双轮驱动,开创了智慧监管的新范式,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一幅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图景正徐徐展开。
在烟草专卖监管工作中,黄冈市曾面临着诸多挑战。麻城市烟草专卖局日均监管体量达4500余户,市管员人工筛查效率低下,单户筛查耗时140秒,全员排查需连续奋战200小时,犹如“人肉扫描仪”,工作强度大且效率难以提升。武穴市烟草专卖局则在涉案卷烟人工入库环节遭遇难题,人工核对耗时冗长,品规信息易混淆,直接影响案件处置效率,传统的监管模式亟待变革。
面对困境,两地不约而同地选择以数字化手段破题。麻城成立“金叶求精”QC小组,武穴组建“效率火箭队”QC小组,依托三级创新工作室平台,一场刀刃向内的效率革命就此拉开帷幕。
两地QC小组深度融合AI、RPA等前沿技术,全力构建智慧中枢系统,对业务流程进行了全面重塑,实现了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变。
在武穴,涉案卷烟入库核验曾是基层工作的“老大难”问题。“效率火箭队”QC小组引入机器视觉AI比对技术,开发出智能小程序。该程序能够实时采集卷烟数量及品规信息,将原本需要2小时的核对流程大幅压缩至20分钟,差错率下降85%。同时,青年员工积极参与“数智·青年说”平台,分享低代码、Kimi等工具的应用心得,将AI技术融入日常巡查、数据分析等场景,推动工作方式从“会干”向“慧干”转变。
麻城团队则打造出“烟草专卖异常户自动筛查工具”,创造性地集成三大智慧模块。数据鹰眼系统对接6个政务平台,3秒即可完成证照、诉讼等23类数据的抓取;智能诊断引擎内置128项风险模型,能够精准识别证址不符、异常停业等9类问题;动态预警网络建立三级响应机制,重大风险直接推送到执法人员终端。OCR智能比对系统实现证照信息自动核验,准确率达98.7%,筛查效率较人工提升23倍。这一创新成果不仅斩获国家软件著作权1项,更在市内6家单位推广试点,为全市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治理理念的重塑。黄冈市烟草专卖局以两地实践为基础,积极推动数字治理生态体系的构建。
麻城市局构建起零售户数字画像库,涵盖经营特征、风险指数等18个维度,并与市监、公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风险信息的实时交互。同时,开发“阳光许可”公众查询平台,市民扫码即可验证许可证真伪,推动监管透明化。武穴市局则通过“项目制管理”“揭榜挂帅”等机制,打破部门壁垒,让青年员工在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青年骨干小袁在参加AI培训后,自主开发数据分析模型,助力市场研判准确率提升30%。两地以“管育结合”的方式培育复合型人才,为数字化转型筑牢了坚实根基。
数字化转型带来了“质”与“效”的双重提升。武穴市局涉案卷烟入库效率提升300%,仓库周转率提高40%,人力成本节约50%;麻城试点三个月即实现月均线索发现量增长4倍,真烟异常流通案件同比下降41%,市场净化率达96.8%。在麻城顺河镇,系统预警某便利店证照异常,执法人员顺藤摸瓜查获涉案金额25万元的倒卖窝点;在武穴,AI辅助的智能巡查系统助力查获多起跨区域违规案件。两地共同构建的“数据研判—智能决策—精准执行”监管闭环,推动湖北烟草市场治理迈入智慧新时代。
武穴市局深化“边学边做”人才培养模式,计划三年内实现全员数字化能力认证,打造“AI+专卖”“AI+营销”示范场景;麻城市局加速布局5G融合应用,探索“智能视频巡查”“区块链存证”等新功能,力争2025年建成市级智能监管平台。黄冈市烟草专卖局以两地实践为蓝本,推动“全市一朵云、一张网”智慧监管体系建设,为湖北烟草贡献数字化转型的“黄冈方案”。(陈海涛、朱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