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探索人工智能技术新发展、新突破,将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成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的战略支点,5月17-18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计算所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办人工智能大模型高级研修班。
中航机载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林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高新波、副校长王泉,计算所党委书记毛尊平以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领导等出席开班仪式。机载公司科技与信息化部、规划与发展部(产业拓展办)、总体部/创新中心,计算所所领导、副总师、中层干部等近60人参加培训。
开班仪式上,计算所副所长毛宁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泉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胡林平、高新波、毛尊平见证签约。
毛尊平动员讲话并作纪律要求。他强调,一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科技强国建设;二要注重学以致用、勇于创新,掌握人工智能大模型相关知识,结合业务特点和工作需求,探索大模型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场景;三要主动积极思考、遵守纪律,认真听讲、思考和讨论,积极与老师互动,遵守培训纪律,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新波向参加开班仪式的各位领导和学员表示欢迎,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学科特色与发展成果。他表示,西电与计算所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有着深入的合作,此次“一院一所四融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是双方基于共同的发展目标与战略愿景,集中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力量,携手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所全面合作的重要举措,是一次强强联合。学校对于此次培训高度重视,他希望双方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合作,围绕人才自主培养、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为我国航空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更大贡献。
胡林平作总结讲话。他向合作双方表示祝贺,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精心策划与全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举办此次培训既是响应国家“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号召,更是双方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一致追求。他强调,一是强化使命担当、勇攀科技高峰,计算所要锚定人工智能技术在航空装备的关键突破点,汇聚优势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取得技术突破,为航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二是突出应用导向、服务产业发展,计算所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航空装备研制、生产以及企业运营管理等环节的深度融合,助力产业数智化升级;三是锤炼过硬作风、锻造精英方阵,全体学员要践行“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传统,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以战略眼光把握技术脉搏,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计算所联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多个跨学科核心院系,汇聚顶尖师资矩阵,经过多轮方案迭代,构建多重资源保障,以“知识深度、课程强度、资源厚度”为三大支柱,构建了“理论授课+上机实操+案例教学+移动教学+AI考试”五维一体的全链条、闭环式课程体系。
理论授课
《人工智能驱动科技创新》《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应用技巧》《AI大模型助力传统科学发现》等理论课程从“碎片化”到“结构化”帮助学员梳理并快速搭建大模型技术发展体系框架,构建大模型技术全景知识图谱,建立系统性洞察能力,了解行业先进技术、科研进展及大模型在不同业务领域的应用实践,强化技术理解。
上机实操
此次培训构建“沉浸式”学习场景,通过《大模型训练与微调》、《大模型在企业合规审查中的应用》、《面向长序列任务的深空探测具身智能车》等多门实操课程贯通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标注、模型训练、模型优化等大模型技术全生命周期,进一步强化从理论到工程落地的闭环能力。
案例教学
自主无人集群关键技术、AI 驱动平台化科研、二维材料缺陷检测、多模态大模型在火星探测任务上的应用、企业合规审查等多门案例分享,以跨行业、跨领域的前沿实践为基础,助力学员洞察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突破,为未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移动教学
全体学员深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I+教育中心,沉浸式了解最新“人工智能+教育”落地场景与应用,现场互动体验数据驱动教育教学体系创新。
AI考试
覆盖本次培训课件,学员们感受基于多模态解析与知识点提取的智能试题生成、自动化判卷,深入体验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数智化升级。
后续,计算所将不断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合作交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创新应用,致力于以“AI+航空”为纽带,探索航空智能技术赋能数字化转型新模式,为加快建设现代航空工业体系贡献计算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