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率”对论文“一票否决”科学吗
创始人
2025-06-03 12:00:50
0

【创新谈】

◎张盖伦

眼下正值2025年毕业季,多所高校出台规定,对毕业论文中人工智能(AI)生成内容比例提出明确要求,有的高校还将“AI率”高低与论文能否合格直接挂钩。

显然,出台这一新规的初衷是为了防范学术不端。毕竟AI太强大,有些人在论文写作上动起歪脑筋,或让AI代写,或借AI编案例、造数据。但AI检测新规又带来新的问题:有毕业生在社交平台哀叹,明明是自己写的,检测系统偏偏说出自AI之手。用AI写作者则分享降“AI率”秘籍,如少用逗号、删减衔接词、打乱段落结构、多用口语化表达等等。甚至有商家声称深谙检测规则,兜售降“AI率”服务,进而催生出一条“检测—降低—再检测”的产业链。

业内人士介绍,“AI率”检测的核心逻辑是分析文本的词汇词频、句式结构、逻辑表达等特征,将其与AI模型输出内容进行拟合,从而判断相似度。但这存在一个悖论——AI生成内容本身就是对人类语言的模仿,它追求规范性、逻辑性,这又恰恰与学术写作的要求高度重合。所以,AI检测结果存在先天缺陷,误判在所难免——原创文章可能会被判成AI生成,AI生成内容也可借技术漏洞蒙混过关。

有人将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上传至某常用论文检测系统,结果显示其AI生成内容中“总体疑似度超过六成”。一位高校教师在朋友圈吐槽,系统标红的“高度疑似AI生成”学术论文段落,由研究团队耗时3年扎根基层、追踪多个真实案例写成。

“AI率”检测引发的争议,是技术变革时代下教育面临挑战的一个缩影。我们渴望用确定性方案消除AI的负面影响,但让AI检测AI本质上还是一种技术迷信。它可能迫使原创作者为降低“AI率”而进行无意义的修改,最终产出平庸甚至糟糕的文本。

AI检测工具给出的数据,只能是一种参考,学术委员会才是最终把关人。有教师表示,学生的文章是否由AI写就,自己一看便知。毕竟,教师对学生的日常水平和研究过程是最了解的。基于教育过程的专业判断,应该优于任何模型。而且,论文质量高低,在学界也早有成熟的评判标准,与其纠结字词句的表述是否有“AI味”,不如看论文是否有独立思考,是否提供创新观点,研究方法是否恰当,数据和结论是否可靠,等等。总之,能为论文打出公正分,是导师、是审稿人,而不是任何一种AI工具。

我们要培养的,不是能通过AI检测的写手,而是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AI可以介入学术生产和学术评价流程,但其作用和功能只能是辅助性的。任何时候,人的主体性在学术评价中都不可替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值得入手的2款智能手...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无论是健康监测、信息提醒,还是时尚搭配...
原创 苹... 有不少朋友疑惑苹果iPhone 16 Pro和16 Pro Max有什么区别?该选择哪一款更好?各自...
第五轮学科评估对比:西安交大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的表现可圈可点,新晋的3个A+学科:机械工程、...
原创 2... 从去年华为用上了麒麟芯片开始,华为的市场份额就蹭蹭的往上涨,当时抢购的人特别多,一时间还买不到现货,...
steam官网无法访问?这个办... 对于广大游戏爱好者而言,Steam平台无疑是获取最新游戏资讯、购买游戏、与全球玩家互动的重要阵地。然...
解决FaceTime无法使用的... FaceTime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视频通话应用,广泛应用于iPhone、iPad和Mac等设备上。...
vivo手机5g开关在哪里打开 vivo手机5G开关的打开方式可能因手机型号、系统版本及运营商网络支持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来...
2024年OPPO手机全攻略:... 手机已不仅仅是通讯工具,它更是我们记录生活、享受娱乐、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伙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O...
原创 最... 近日,有关华为nova 13系列手机的消息开始多了起来,之前透露的消息暴露,华为nova 13 Pr...
2024信号“最可靠”的四款手...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2024年信号“最可靠”的四款手机,它们分别是华为Pura 70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