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的科幻文学
创始人
2025-06-08 15:20:59
0

海漄

5月27日上午,我提着书包快步走入地铁,却是与往常相反的方向。书包里装着公司的衬衣和西裤——为了参加“人文湾区,数智湾区”论坛,我特意请了半天假。这属于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系列论坛活动之一,虽留给我观察和交流的时间不多,但在这惊鸿一瞥中,我依然看到了关于未来的无限可能。

以作者身份参会的我始终坚信一点,任何文学或艺术创造,其根源都是基于现实的,即使是在大众眼中天马行空、高度依赖想象的科幻作品也不例外。

传统文学作品着眼于“人”,而科幻作品则根植于“科学”。人是主观的、善变的;而科学则是客观与理性的。虽然观察世界的角度大相径庭,但从本质上说,它们都是时代的记录者。近些年来,大湾区科幻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厚积薄发。在数智时代,大湾区占据了高地,诞生了诸如华为、腾讯、大疆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企业是连接科学与科技、科技与生活的纽带,无人机外卖、AI工作助手、大数据模型……随着科幻照进现实,无需刻意培育,大湾区已经积淀了一片适宜科幻文化发展的深厚土壤。

在公众传播上,人工智能经历了三波高潮,分别是:1997年,“深蓝”击败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2016—2017年,AIphaGo连续击败李世石和柯洁;再就是最近的DeepSeek。人工智能在科幻作品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题材,多年来,科幻作家们围绕“人工智能的觉醒与反叛”这一母题,创作了无数经典作品。这正体现了第一、第二波高潮的影响。彼时,人们关心的重点还集中在人工智能是否真的已经在“智力”层面超过人类,以及由此引申的自主权、控制权上。对于人类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虽然科幻作家在作品中早有预见,但直到DeepSeek横空出世,大部分人才第一次真切地感知到原来AI完全可以胜任许多重复性、事务性工作,甚至比人类做得更好。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受此影响,很快就会有一批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人与机器关系的作品出现。科创的土壤,必然为科幻文化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

文化传承上,我国的科幻小说起始于清末,但旧时代的中国缺乏科学发展的基础环境,这一萌芽很快便夭折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原创科幻小说发源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一五计划”完成、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之后。秉持着科普科幻不分家的原则,第一代科幻作者大多是具有专业背景的科学工作者,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第二代科幻作者出现了许多工程师的身影;而新一代的科幻作者,尽管因社会发展,来源已不再单一,但仍呈现出背景与科技、科创高度相关的特点。近些年来,科幻在欧美的发展有逐渐停滞的趋势,作者及读者群体日趋老龄化,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欧美已经告别了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国是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最为显著的国家之一,大湾区又处于浪潮之巅,自然就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充满活力的科幻作者。他们可能是工程师、程序员,也可能是在这个氛围中耳濡目染成长起来的一个个普通人。

这种影响绝不只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在世界科幻文学从无到有、短短两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科幻作家们已经不止一次在作品中预言了未来:“科幻之父”儒勒·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预言了依靠电力驱动的潜水艇;阿瑟·克拉克曾在1945年的一篇作品中,提出了以人造卫星为信号中间站,实现全球通信的设想,仅仅15年后,第一颗通信卫星“回声”发射成功;当下热门的“元宇宙”概念,其实早在1992年便由尼尔·斯蒂芬斯在作品《雪崩》中提出了。时至今日,最可能在未来实现,或者说影响最为深远的科幻概念会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是20世纪40年代,阿西莫夫在一系列作品中所构建的“机器人三大定律”。它不涉及高深的科学理论,却天才般地洞见了人工智能发展可能产生的一系列伦理冲突,并在逻辑上进行了严密的规避。智能驾驶如果发生事故,责任如何认定和划分?借助AI助手完成的工作,是否等同于使用者本人?要解决这些距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问题,很可能仍跳不出“三定律”划出的经典框架。

当然,随着科学的进步,研究领域不断细分,前沿科学已经发展到了隔行如隔山、极尽深奥的程度。科幻作品再要对未来科技进行预言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但它在传播科学精神、培养人们对科学的兴趣上,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正是保持科创活力的基础。

依托于蓬勃发展的科技,我们完全可以憧憬科幻的未来属于脚下的这片土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风行全球,其中的科幻题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致力于打造文化强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走向日益广阔的世界舞台。我们应该认识到,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人们对科学的想象,对科学改变生活的美好憧憬,在底层逻辑上是相通的。这或许也是科幻文化能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欢迎的原因。身为科幻作者,以及相关文化行业的从业者,我们需要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勇气和信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值得入手的2款智能手...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无论是健康监测、信息提醒,还是时尚搭配...
原创 苹... 有不少朋友疑惑苹果iPhone 16 Pro和16 Pro Max有什么区别?该选择哪一款更好?各自...
第五轮学科评估对比:西安交大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的表现可圈可点,新晋的3个A+学科:机械工程、...
原创 2... 从去年华为用上了麒麟芯片开始,华为的市场份额就蹭蹭的往上涨,当时抢购的人特别多,一时间还买不到现货,...
steam官网无法访问?这个办... 对于广大游戏爱好者而言,Steam平台无疑是获取最新游戏资讯、购买游戏、与全球玩家互动的重要阵地。然...
解决FaceTime无法使用的... FaceTime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视频通话应用,广泛应用于iPhone、iPad和Mac等设备上。...
vivo手机5g开关在哪里打开 vivo手机5G开关的打开方式可能因手机型号、系统版本及运营商网络支持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来...
2024年OPPO手机全攻略:... 手机已不仅仅是通讯工具,它更是我们记录生活、享受娱乐、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伙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O...
原创 最... 近日,有关华为nova 13系列手机的消息开始多了起来,之前透露的消息暴露,华为nova 13 Pr...
2024信号“最可靠”的四款手...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2024年信号“最可靠”的四款手机,它们分别是华为Pura 70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