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汽车公司开发的一枚试验型可重复使用火箭于6月17日在日本北部发射,在飞行到约271米的高度后,精确返回测试场地。
这一成就并非前所未有,但从其它角度来看,这是美国和中国以外,首次完成火箭垂直起飞和降落技术验证试验,为重复使用火箭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尽管本田在周二发表的声明令人惊讶,该公司此前也曾透露正在进行火箭开发。2021年,本田公司官员曾表示正在进行一款火箭发动机的开发工作,并且该工作已经进行了两年时间。本田当时表示,正在开发用于小卫星发射的火箭。
本田在2021年提及的火箭具备将1吨载荷送入地球低轨道的能力。目前不清楚本田是否以此重量的载荷作为目标市场。本田在当时表示,将支持内部开发工作一直到2025或2026年,然后再决定是否完成此项目,研制一枚可运营的火箭。
自将近4年前简短的向媒体透露相关信息后,本田一直在火箭项目上保持低调。直到本周二宣布成功完成了一次试验型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发射和返回测试。
根据本田公司发布的信息,这枚自主研发的火箭在位于北海道东南部的测试场地发射升空。火箭爬升到271米的高度后,降落在附近的返回区(火箭有4条支撑腿),距离返回中心点偏差37厘米。
值得注意的是,该火箭在发射时同样依靠4条支撑腿保持垂直状态,并在升空后收回火箭内部。达到最高点后,火箭展开了气动舵面(与猎鹰9号以及星舰助推器使用的气动舵类似)。在接近地面前,火箭收起气动舵,使其紧贴在火箭表面,同时展开了四个支撑腿。整个飞行过程持续了大约57秒。
本田公司在声明中表示,首次发射和返回试验验证了“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关键技术,例如上升和下降阶段的飞行稳定性,以及着陆能力。”同时该公司还发布了此次试飞的视频。
这款火箭的体积较小,高约6.3米,直径约85厘米,在加满燃料的状态下重约1.3吨。本田公司一直没有公布火箭发动机的细节,但试飞视频显示,该发动机使用了很可能是液氧和甲烷的液体燃料。
火箭发射是本田公司的一个新领域,但该公司自1964年作为一个摩托车制造商成立以来,已经多次完成转型;本田公司在1963年进入汽车制造领域,随后它的研发部门(也就是现在进行火箭研发的部门)从1986年开始秘密进行飞机开发,并最终诞生了HondaJet。这是一款于2003年完成首飞的轻型商务喷漆机。飞行员和客户对最新版的Hondajet普遍好评。
本田全球CEO三部敏宏在声明中表示:“我们很高兴本田在可重复使用火箭的研究上又迈出了一步,成功完成了发射和返回测试。我们相信火箭研究意义重大,它充分发挥了本田的技术优势。”
三部敏宏说:“本田将继续迎接新的挑战,通过我们的产品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价值,同时应对环境和安全问题;我们还将不断创造新的价值,让人们生活空间变得更加愉悦。”
本田参与的其它宇航项目还包括加压载人月球车,该项目由本田与日本宇航局以及丰田公司合作开发。本田将负责研制月球车的可再生能源系统,该系统能够利用太阳能和水,持续产生氧气、氢气和电力。
未来前景
本田公司表示,它们的运载火箭“仍处在基础研究阶段”,公司尚未决定将该项目转向商业化开发,现阶段的目标是在2029年进行一次亚轨道发射。
本田公司并未公开在火箭项目上的开发费用。与SpaceX公司进行垂直降落验证实验中使用的助推器原理样机相比,本田此次实验中使用的火箭更小,其工程师必须扩大火箭的规模以实现一款现实可用的运载工具。
但成功完成此次实验,已使本田成为全世界少数几家开展可重复使用火箭试验的公司之一,其中包括SpaceX、蓝色起源、Stoke Space以及几家中国创业公司。于此同时,欧洲和日本的宇航机构分别资助了名为Themis和Callisto的可重复使用火箭研发,但二者已延误数年,均未进行过飞行试验。
在2019年本田公司高层批准火箭项目之前,该项目由一群年轻工程师提出,他们相信应将本田在燃烧和控制方面的专业技术应用于运载火箭。本田相信,作为一家汽车制造商,“有潜力通过使用自主研发的火箭发射卫星,为人类做出更多贡献。”
该公司在6月17日发表的声明中表示,本田研发的火箭可能用于发射监测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的地球遥感卫星,以及广域通信卫星星座。本田具体强调了卫星通信对于汽车、飞机以及其他产品中需要通信连接功能的重要性。
本田公司表示:“基于可重复使用火箭有利于可持续运输的理念,本田公司在当今市场环境下选择利用本田在开发多种产品以及自动驾驶上的技术基础,直面挑战开发可重复利用火箭。”
作为日本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公司同样也涉足了发射业务。日本宇航创业公司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曾在今年1月宣布获得丰田公司4400万美元投资。两家公司表示正在建立联盟,以基于丰田汽车制造经验,建设宇航运载火箭大规模生产工厂。Interstellar公司已经开展过数次探空火箭发射,但尚未制造出轨道级运载火箭。
三菱重工是目前日本最大的火箭制造商和工业巨头,但该公司从未在一年内完成6次以上的发射任务。三菱重工的最新款运载火箭H3在2023年推出,不具备可重复使用的能力。
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本田,现在也开始进军这一领域。汽车公司并不习惯制造只能使用一次的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