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跑出一只超级独角兽:威斯克生物。
威斯克生物专注疫苗研发与生产,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魏于全院士团队11位科学家创办。
在新冠疫情期间,威斯克生物基于昆虫细胞生产重组蛋白疫苗技术平台,针对XBB等新冠变异株研发的重组多价新冠病毒蛋白疫苗,成为全球首款上市的针对XBB等变异株的新冠疫苗。
威斯克生物也是继赛诺菲、葛兰素史克、诺瓦瓦克斯之后,全球第四家掌握该疫苗研发技术,并进行商业化的生物医药公司。
而随着全球对新冠疫苗接种需求量降低,威斯克生物前瞻性地开展多管线布局,基于昆虫细胞生产重组蛋白疫苗技术平台开发肿瘤疫苗、痤疮疫苗、流感疫苗等疫苗以及耐药性结核药物。据魏于全透露,这几款新疫苗研发进展迅速,其中肿瘤疫苗,已向国家药监局递交了临床试验申请,估计很快会开展临床试验,耐药性结核治疗药物即将进入3期临床。
创立以来,威斯克生物凭借创新产品和强大技术背景获得来自中金、海尔生物、上海医药、川发展、中国太平、四川华西健康、鼎晖等知名投资机构及产业方的多轮融资,并入选“胡润·2024全球独角兽榜”。目前,威斯克生物即将完成D轮融资。
据Frost & Sullivan 数据,2024 年全球疫苗市场约为 877.5 亿美元,预计到 2033 年增长到 1519.6 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 7.8%。对于仍在快速发展的疫苗市场,威斯克生物将重点投入呼吸道传染病疫苗、鼻喷疫苗、肿瘤疫苗和慢病疫苗。
作为一家成立时间不长,却在成熟疫苗市场初步站稳脚跟的创新独角兽,威斯克生物有哪些独特之处。敬请阅读铅笔道对话威斯克生物创始人魏于全。
声明:访谈对象已确认文章信息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为其内容做信任背书。
01一款新疫苗走向全球市场
铅笔道:为什么选择用昆虫细胞平台开发疫苗,有什么优势?
魏于全:昆虫细胞平台是疫苗领域很高端的技术,目前全球只有四家公司商业化应用了这个技术。比如赛诺菲做流感疫苗,GSK做宫颈癌疫苗,诺瓦瓦克斯做了新冠疫苗,销售很好。
我们掌握这项技术,拥有全球领先的生产规模,有三条生产线(两个5000L,一个3000L)。这个技术的关键优势是生产速度非常快,比用哺乳动物细胞的更快,能快速把疫苗推向市场。比如针对XBB变异株,我们是全球最早上市的,比辉瑞和莫德纳都快。
铅笔道:现在全球对新冠疫苗需求大幅度降低,这对你们有什么影响?商业策略会做怎样的调整?
魏于全:确实,打新冠疫苗的人少了,但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等,仍有20%以上人口接种,老年人接种率达40%左右。新冠疫苗仍作为常规疫苗继续接种。
企业也做了调整,用昆虫细胞技术开发肿瘤疫苗、纤维化疫苗、流感疫苗等,多款产品申报临床,进展良好。这个技术不仅能做新冠疫苗,还能做其他疫苗。
铅笔道:能详细讲讲正在推进的肿瘤、痤疮、流感疫苗的具体情况吗?
魏于全:肿瘤疫苗,我们已提交了临床试验申请,很快就会开展临床。痤疮疫苗,我们的设计方案不同于国际上在研发的产品,市场前景好,已在积极沟通药监局。用昆虫细胞生产的重组蛋白流感疫苗保护效果好于传统疫苗。中国市场需求大,国外已有类似产品,市场非常看好。
此外,还有耐药肺结核治疗药物在做,疗程可缩短至半年,毒性更低,疗效更好,已完成Ⅱa期,正进入期Ⅱb,明年进入Ⅲ期。该药物是治疗性药物,围绕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是公司重点发展项目。
铅笔道:目前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还是新冠疫苗?
魏于全:是的,尤其是日本市场需求大,每年有2000万到3000万人接种。如果能拿到10%市场份额,销售额会达到数亿人民币。
日本已认可我们原代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正进行变异株疫苗测试,有望获批上市。这是威斯克国际化推进的成果。
铅笔道:把疫苗推向日本市场的过程是怎样的?
魏于全:关键是做高质量的产品,符合国际标准。昆虫细胞技术是国际认可的,疫苗设计和佐剂符合国际规范。所有临床前和临床数据必须真实可靠,经得起严格核查,生产也要通过国际认证(如PIC/S认证)。申报疫苗需提交数千甚至上万个数据,不能有差错。只有高标准、严要求,才会被国际认可。
铅笔道:为什么一开始就国际化?
魏于全:国内市场也在做,但真正的好药是全球认可的药。
铅笔道:国际化进展怎么样?
魏于全:目前日本市场推进顺利,临床试验也在墨西哥、菲律宾、印尼等地开展。中东、欧洲、美国也在多方交流,期待近期有突破。
02从巨头夹缝中崛起的秘密
铅笔道:作为一家仅成立5年的创业公司,为什么能在巨头夹缝中成长得这么快?
魏于全:关键是产品有创新,不盲目跟风,做独特且高质量的东西。
铅笔道:你们怎么判断自己的优势短板?
魏于全:我们这些教授,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做生物技术、生物医药产品,积累了很多年,我们的创新点在哪里和别人不一样。光是不一样还不够,还要能真正把它做成药、做成一个可行的方案。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铅笔道:学者出来做企业,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魏于全:那肯定是和做学术不一样啊。我们今天开会还在说,做企业压力更大。投资人投了资,是有时间限制的,你做不出来,还要赔偿。做企业目标更明确,就是最终产品要上市。做学术有更多自由,失败几次也没关系,但投资人可能早就不耐烦了。所以,企业的目标和压力都更大。做一个产品,比做学术难多了。
铅笔道:威斯克第一年就被评为独角兽企业,还获得了很多投资人的青睐,优势在哪?
魏于全:首先当然非常感谢我们的投资人,他们真的很有眼光。我们这些教授创业时,什么都没有 — 没有厂房、没有基地,只有技术,而且还没有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他们之所以愿意投我们,第一是看中了我们这个能打仗的队伍,有长期积累,有核心技术,能突破关键环节。
第二是我们团队整体素质很高,基本上都是教授、或博士,有的还是国家级人才。第三是这个队伍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临时拼凑的。第四是除了科学家,还有投资银行家如刘瑾总、企业背景的人,各方面的经验都很丰富。投资人也看中这支团队的综合能力。
最后,还有就是我们有前景的管线,他们看到了这些管线的潜力,才会积极投我们,让威斯克快速成长。
铅笔道:你们和市面上那些成熟的疫苗企业,最大的不同在哪几方面?
魏于全:说创新产品,大家都有。我们的不同可能是在一些独特的技术基础上,做出了独特的产品。还有就是我们技术背景很强,虽然我们过去没成立公司,但几十年来一直在做科技转化,和企业、政府都有打交道的经验,这方面也不太一样。
铅笔道:展望未来10年,疫苗领域有哪些比较好的机会?商业化前景怎么样?
魏于全:整个疫苗行业还是非常不错的,“沙利文”有个预测,现在和未来的疫苗市场年增长率都在10%以上(不包括新冠疫苗)。疫苗之所以有这么大需求,是因为它能预防很多疾病。人类寿命越来越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小到大都在打各种疫苗。医学界最高的境界就是让人不得病,疫苗就是为了这个目的。现在除了预防,还往治疗方向发展,比如肿瘤疫苗、心血管疫苗、哮喘疫苗、戒烟戒毒疫苗等等,未来前景非常好。
铅笔道:在不同的细分方向,资源怎么分配?
魏于全:一个是呼吸道。呼吸道传染病可以让整个世界停摆,比如新冠。除了新冠,还有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肺炎球菌、绿脓杆菌、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这些都值得关注。我们威斯克也在做一些项目,比如WHO关注的病原体。
另一个方向是鼻喷疫苗。传统肌肉注射虽然能减少发病率,但很难减少传播。而鼻喷疫苗可能可以减少传播,这是我们正在研发的重要方向。
还有就是肿瘤疫苗,包括预防性疫苗(像宫颈癌疫苗)和治疗性疫苗,这在国际上都非常热。我们也有几个肿瘤疫苗项目正在推进。
再就是慢病疫苗,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等。这些方向都很重要。
铅笔道:那资源重点会放在哪些项目上?哪些最先上市?
魏于全:第一个是耐药结核药物,用于治疗型的,可能不到两年就可以上市。还有肿瘤疫苗等,正在申请临床批件。痤疮疫苗和高端流感疫苗也是重点推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