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盘面就3个看点:1.2万亿水电基建、开始补涨的半导体、和反内卷中低位爆发的医疗器械。
1.【政策松绑打破“唯低价论”魔咒】
7月24日,一纸重要文件直接打破集采“唯低价论”魔咒:集采中选,不再只看谁价格最低,最低价中标需公开说明合理性,直接叫停恶性价格战。这意味着,曾被集采压到喘不过气的医疗器械行业,终于迎来政策松绑。
所谓弹簧压缩越深,反弹动能越强——这次医疗器械的低位爆发,大概率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有可能像创新药一样迎来彻底反转。
2.【估值修复箭在弦上】
截至上周五,医疗器械指数的滚动市盈率为37.30倍,沪深300为13.51倍,医疗器械指数市盈率相对于沪深300的溢价率为176.16%。更长区间来看,2010年至今医疗器械的均值溢价率为266.50%,较2010年以来的平均值低了90%——这两个数据说明:医疗器械板块的估值,相对于市场整体,已经处于近十年来的绝对低位区间。
就像弹簧被压缩到一个非常极端的位置,内部就会积蓄巨大的势能。现在压制医疗器械板块的主要力量,即“唯低价论”的集采政策,已经松动甚至反转,板块内在的恢复力量也很强劲,估值修复箭在弦上。
目前市场中跟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的4个ETF中,以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年内涨幅最高——今年以来上涨约10%,以上周区间反弹力度最大。
这个ETF的规模2亿左右,体量非常适合打新增厚,目前已经连续7天保持净流入,累计“吸金”约3200万——这是资金在左侧布局,“抢跑”信号非常明显。
3.【如何跟随资金左侧布局?】
集采“反内卷”政策的定调,标志着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最大政策性压制因素出现了根本性的、积极的转变。同时,极低的估值提供了安全边际和巨大的向上弹性空间。虽然短期仍需关注政策落地的具体细则和企业盈利改善的节奏,但站在当前时点,医疗器械整体估值修复的契机已经非常明确。
这一点,上面市场资金对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的反应,已经有所印证。
后续像迈瑞医疗、联影医疗这样的器械龙头面临的价格压力会小很多,再加上下半年医疗设备“以旧换新”的政策扶持,三季度报表修复确定性高。
个人觉得后续确定性高的这些个股适合作为反弹先锋配置,同时搭配ETF作为底仓,效果应该不错。
作者:ETF红旗手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