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视频。)
星辰在线7月22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李政伦 实习生 余若嘉)在湖南湘江新区莲花镇的实验室里,一块从新能源公交车上“退役”的磷酸铁锂电池正经历一场“体检革命”——短短三到五分钟,它的健康状况、剩余容量便被精确诊断并自动分级。几天后,它将被重组进新型储能系统,为城市电网削峰填谷注入绿色动力。
这是湖南云储斯蔚普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云储斯蔚普”)的日常。这家由中国五矿旗下长沙矿冶院、五矿新能、丰田汽车及明和产业四方强强联合、注资1亿元成立的新锐企业,正以颠覆性技术叩开千亿级退役电池循环利用市场的大门。
(云储斯蔚普引入并升级丰田“Sweep”技术,使电池诊断分级只需要3至5分钟。星辰全媒体记者李政伦摄)
三关破壁,退役电池“再就业”
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听似简单,实则布满技术荆棘。总经理熊伟坦言三大难关:快速“体检”、兼容运行、在线运维。传统检测一个电池包动辄十几小时,而云储斯蔚普引入并升级丰田“Sweep”技术,仅用泡杯茶的时间,便完成诊断与分级,效率提升数百倍。
“让容量不一、‘高矮不同’的电池在同一系统安全稳定工作,是第二道坎。”团队开发的主动均衡技术,巧妙化解矛盾——即使容量相差40%的电池,也能协同输出。更关键的是第三项运维突破:系统运行中某块电池若突发“急症”,无需断电即可在线“手术”更换,保障电力供应如常流畅。历经七年攻关,这三项核心技术已从实验室成功走向商业化应用。
双链闭环,长沙方案驱动零碳未来
一块电池在云储斯蔚普的旅程,勾勒出清晰的绿色闭环:从新能源汽车“退役”后,经科学分级,高容量电池重组为大型储能系统,服务电网调峰;中容量电池用于路灯、基站备电;直至能量耗尽,再被精细拆解——铜箔、铝箔、富含锂的“黑粉”重归生产线,成为新电池的“营养基”。这一完整的“电池-梯次利用-再生材料”闭环产业链,有效避免了新电池制造过程中的大量资源消耗与碳排放。
公司更深远的布局,是与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战略同频共振:依托长沙矿冶院70年科研积淀与湖南领先的新能源材料产能,将国际技术深度本土化,锻造适配中国主流磷酸铁锂电池的“长沙方案”;同时计划在新能源车密集区建立零碳循环基地,实现电池“生于斯,用于斯,归于斯”的终极环保理想。
绿色雄心,剑指全球研发标杆
面对2030年全国数百万吨退役电池、数千亿市场的澎湃浪潮,云储斯蔚普的视野早已超越技术本身。四方股东汇聚中日顶尖产业与市场资源,旨在打造一个贯通“动力/储能电池-梯次利用-资源再生”全链条的全球循环经济标杆。其落户长沙,不仅补强了湖南新能源产业链关键一环,更以“取之于当地,用之于当地,环保于当地”的零碳理念,为新能源产业密集区域提供了可复制的绿色范本。
云储斯蔚普的实践,不仅为退役动力电池的高效循环利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长沙方案”,更成为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进程中一个闪亮的产业创新标杆。依托长沙深厚的科研积淀与产业基础,汇聚中外顶尖资源,公司正引领构建贯通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绿色闭环产业链。其核心技术的突破与规模化应用,将极大推动资源节约与低碳发展,为全球电池循环经济贡献中国智慧和长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