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7月29日讯】台风“竹节草”挟风裹雨,步步进逼,已突入24小时警戒线。面对严峻考验,桐乡水利部门闻风而动,坚决贯彻上级防汛防台决策部署,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将防御强降雨风险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全力守护江河安澜。
织密监测预警网络,筑牢“耳目”堤坝。水雨情是防汛抗台的生命线。桐乡水利持续强化监测预警,截至29日15时,全市3个国家基本站水位均稳定在警戒水位以下,其中代表站桐乡站水位为1.55米,低于警戒水位0.31米。同时水利部门持续强化与应急管理、气象等防指成员单位的“无缝”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紧盯“竹节草”诡谲路径与风雨强度变化,加密水情监测频次,滚动发布精细化洪水预报预警信息,确保风险早识别、早响应。
全域拉网除险固基,筑牢“实体”堤坝。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是决胜关键。该局出动巡查力量,聚焦圩区堤岸、河道堤防、泵闸设施等关键节点,对薄弱环节开展“拉网式”体检,建立隐患台账。针对排查出的风险点,应急加固物资与抢险队伍已提前布设待命,确保“召之即来,战之能胜”。对于在建水利工程,更是在全面掌握底数基础上,重点核查其度汛预案科学性、施工区域河道行洪能力保障措施及施工安全防护等关键环节,逐项明确防汛主体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坚决堵塞安全漏洞,为工地筑起坚实“盾牌”。
科学调度预泄预排,筑牢“调控”堤坝。下好预泄预排“先手棋”方能赢得主动权,桐乡水利严格遵循“早动、快动、小动”机制。截至目前,全市152片圩区、895座闸站已全面投入运行状态,其中201座闸站率先启动预泄预排,累计外排洪涝水量196万立方米,有效降低河网水位,显著提升区域承纳暴雨能力。同时,依托智慧水利数字化管理平台,对泵闸运行工况实施全天候“云端”监控,根据控运计划,科学调度各泵闸协同运行、交替排涝,确保每一座水利工程在风雨中都能高效释放最大减灾效能。
此外,桐乡市水利局严格执行领导带班与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及时汇总上报信息,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防洪调度、防汛抢险应急专家组严阵以待,确保一旦突发险情,专业力量能迅速展开科学、高效、有序的应对措施,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信息来源:桐乡市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