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写信息 溯流探源启幽秘
王渝生 中国科学技术馆原馆长
《信息简史》
[美] 詹姆斯·格雷克 著
高 博 译
中信出版社
索书号:G201/4744
继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的《时间简史》、《宇宙简史》风靡全球之后,坊间又有诸如《空间简史》、《万物简史》之类的书面世,但都无法与霍金的奇书相媲美。美国《时代》周刊技术专栏作家詹姆斯·格雷克 (James Gleick,1954-)《信息简史》的出版,才使 读者又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写信息,《信息简史》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信息的源流有其自身来龙去脉。探源溯流,启秘阐幽,《信息简史》具有 厚重的历史感。
信息者,顾名思义,音信消息也。故古代有南唐李中《暮春怀故人》诗:“梦 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宋陈亮《梅花》诗:“欲传春信息,不怕 雪埋藏。”
而现代科学则视信息为更广泛的对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和变化以及相互联系 的实质内容的表现。
《信息简史》的信息前史追溯到了非洲土著部落的鼓语(当然还应该有中 国的烽火台),然后是文字的发明、查尔斯·巴贝奇的差分机和摩尔斯电码。书中的重点是现代。詹姆斯·格雷克浓墨重彩描绘了计算机科学之父、天妒英 才的阿兰·图灵 (Alan Turing,1912--1954) 提出“图灵机”、“图灵测试”概 念,开创非线性力学,特别是全书的主人公、信息论之父克劳德·香农 (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2001) 提出的信息熵的概念,为信息论和数字通信 奠定了基础,以及控制论之父诺伯特·维纳 (Norbert Wiener,1894—1964) 的工作。
1945年,第一部电子计算机投入使用。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从电子管计 算机到晶体管计算机,从集成电路到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随着计算机向微型化笔记本电脑和超级计算机两个方向发展,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提高 到了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信息的获取量、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处理的难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迅速增长。
1989年,互联网出现,一个全新的网络经济从此迅猛发展。今天,真是到 了“网罗天下”的局面。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出了新的挑战。 由于新型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从数字处理时代到微机时代、到网络化时代,人们学习速度越来越快,这要求我们的管理模式也要适应新的时代。
按照人类文明时代的划分,我们从古代农业文明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到近代工业文明的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再到现代知识经济的信息时代;按照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来看,从一元的物质,到二元的物质和能量,再到三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信息都是最前沿最时髦的东西。
甚至还有科学家认为,构成世界的基础不是物质,不是能量,而是信息。 譬如美国物理学家约翰 ·惠勒 (John Wheeler,1911--2008) 所说,“万物源自比特”。
当今世界,信息在给了人类巨大的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如洪流般淹没了 我们,使我们深陷信息焦虑、信息过载、信息疲劳的困扰。但回顾历史,这并不是件新鲜事,人们也总是能想出应对手段。对于信息的未来,我们应该持有审慎的乐观态度。
*史蒂芬·威廉·霍金(1942-2018),王渝生先生写此书评时霍金尚未去世。
供稿:信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