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业擎起“新梁柱”
创始人
2025-08-01 07:40:20
0

2025年上半年,西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成绩亮眼。图为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 (资料图片)

■记者 刘骁华 实习生 张语歆

机械臂精准焊接、无人车穿梭配送、智能系统实时调度……在西安高新区比亚迪生产基地,每60秒就有一辆崭新的新能源汽车驶下生产线。

2025年上半年,西安新兴产业成绩令人瞩目: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品产量增长3.7倍,3D打印设备增长1.8倍,民用无人机增长62.3%,充电桩增长59.4%,太阳能电池增长46.1%,城市轨道车辆增长37.2%,新能源汽车增长32.3%,锂离子电池增长14.3%。

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已悄然变身为新兴产业创新的“战场”,这里的高端制造产业正在经历一场由“单点突破”到“系统创新”的深刻变革。

通信技术革新

5G筑基工业制造新生态

在西安地铁8号(环)线上,全线覆盖的5G-A 3CC网络为市民出行带来更清晰流畅的视频通话、更快的下载速度以及更加智能的地铁运行。

“以前地铁里信号不太好,上网总觉得不方便,现在有了5G-A 3CC网络,通勤路上可以随时处理工作、放松娱乐。”市民王先生说,他自己在生活中切实感受到了5G技术在西安发展的成果。

2025年上半年,西安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品产量增长3.7倍。这一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是5G技术与低空经济的深度融合。华为、中兴等龙头企业开发的通感一体技术,让单个基站同时承载地面通信和无人机管控功能。

“在低空飞行监管领域,陕西移动通过搭建5G-A通感一体基站,将通信、雷达、算力等技术融合进一个基站,构建起一张低空连续覆盖的无线网络,可对300米以下、1.5公里左右的空域进行精准感知,并实时反馈飞行数据,准确率达99.99%。”陕西移动产品经理唐国贤说。

近年来,西安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方面保持领先。这些数字基础设施,正在为西安打开一片片新蓝海。

除了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之外,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流水线可通过5G-A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和远程调试,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在智能制造场景中,5G-A网络可实现亚米级定位精度,配合AI算法优化信号稳定性,为工业设备提供实时监控和故障预警;通过万兆传输速率和人工智能优化,可为工业物联网提供更高效的连接方案。

智能制造先锋

3D打印重塑工业未来

西安2025年上半年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1.8倍,产业营收达129.55亿元。跃升的数字,勾勒出西安这座古城的“3D打印新图景”。

这一跃,并非单点爆发,而是“链”上的接力。在手术台旁,麦克斯韦医疗科技先用3D测量“读”懂患者骨骼,再用 AI“写”出缺失部位;在飞机机翼下,铂力特、欧中科技把激光立体成形、电弧增材和高温合金粉末熔进同一条“打印-修复”流水线,让大梁、机匣、螺旋桨像拼图一样快速重生。

技术狂奔,成本“跳水”——金属3D打印的效率已是传统工艺的5倍,十年间综合成本直降 90%。当“打印建筑”“打印火箭”“打印运动鞋”接连落地,陕西的千亿产业集群计划顺势把实验室的星火撒向整条产业链。

按照计划,陕西增材制造产业到2030年,技术创新与支撑服务将形成闭环;2035年,200家骨干企业将把“西安智造”的印章盖在年产值1000亿元的庞大版图上。

从一台设备到一个产业,从一条产线到一座城市,西安正在用“层层叠加”的方式,为未来制造新的高度。

低空经济崛起

无人机集群振翅高飞

在榆林,西飞民机的2吨级HH-100商用无人运输机“上岗”开展物流运输;在西安羚控电子科技,技术人员正在调试一架FCQ-150无人机,准备将其发往上海进行应急救援测试;在西安高新区,国内首个低空经济规模化智能无人值守系统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工……

2025年上半年,西安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62.3%。数字背后,是产业链的狂飙。

西安无人机产业联盟发布的白皮书显示,西安市已有从事设计研发、关键原材料生产、无人机整机制造、组件制造、地面系统和无人机应用服务的相关企业657家,无人机产业产值规模超300亿元。2024年西安民用无人机产量同比增长290%,从而使西安一跃成为全国增速最快的低空经济城市。

政策与资本同步加码。去年,西安无人机大会集中签约11个重点项目,兵器基地无人机产业园、低空安防系统等总投资27亿元,全部落子西咸新区与经开区。

按照《陕西省无人机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0)》,到2025年产业规模将突破500亿元,形成“研发-制造-应用-服务”全链条体系;到2030年,低空经济将贡献千亿级产值,西安正升级为“低空之城”。

车多桩多互为引擎

构建古城绿色交通新网络

天刚擦亮,绕城高速入口的领充创享充电站已排起长队—— 一辆辆新能源绿牌车缓缓驶入,机械臂落锁、扫码、启充。

2025年上半年,西安充电桩增长59.4%,领跑全国。数字背后,充电桩建设遍地开花——

西安城投新能源正全速建设65处充电站,含1794个终端,现已完工35处;陕西兴正伟新能源投资近千万元建成西安首个智慧光储充示范站,24小时极速充电,1小时可充600度;陕西延长石油已在西安市建设39座充电站,位置涵盖办公场所、工业园区、酒店、景区等多种场景业态。

2025年底前,西安还将再建3500个公共/专用桩,把“15分钟充电圈”写进市民生活。实现全市主要区域的广泛覆盖,有效缓解市民的充电焦虑。同时,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充电桩建设运营,企业可申请相关补贴或参与合作项目,共同推动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

“桩”建设加速的同时,“车”也迎来又一轮爆发:2025年上半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2.3%,形成整车龙头引领、重卡新势力崛起、核心配套加速的局面——

吉利“黑灯工厂”90秒下线一辆车;陕汽孵化质子汽车,拿下中亚40%出口份额;艾尔希庆华(西安)年产2000万只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服务比亚迪、吉利等。

走进陕汽控股汽车总装配厂,同一产线上午装柴油、下午切纯电——只需30分钟完成工艺切换。陕汽控股汽车总装配厂高级业务副经理季翔给出成绩单:“上半年通过工序调整、技改技措,新能源电车单班产能提升100%,累计入库6700余辆。”

从街头充电桩到整车下线,西安把“补能焦虑”变成了“绿色动能”,让每一次插枪、每一声电笛,都成为城市低碳转型的同步心跳。

光伏矩阵点亮丝路之光

将西安方案写进世界能源版图

2025年上半年,西安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46.1%。这条“上扬曲线”背后,是龙头、配套、出口三线并进的澎湃动能——

龙头引领扩产步伐。隆基绿能在西安经开区追加投资的年产12GW 高效BC电池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约160亿元。

配套企业迅速跟进。在拉普拉斯(西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里,先进的设备正在高效运转,生产着用于光伏产业的关键设备。其ALD-PECVD等关键工艺设备在车间批量生产,并与隆基形成上下游配套 ,实现核心设备本地化。

出口成为强劲引擎。西安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陕西太阳能电池出口68.8亿元,成为拉动46.1%产量增长的重要动力。

走进位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的隆基中央研究院,这里是西安光伏产业科技创新的“最强大脑”。今年4月,隆基宣布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刷新至34.85%,再次打破世界纪录,展现了隆基中央研究院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为了实现这一突破,隆基的科研团队经过了无数个日夜的艰苦攻关,在材料选择、工艺优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探索。”隆基中央研究院研发负责人介绍道。

从隆基的12GW扩产车间,到拉普拉斯精密设备的嗡嗡节拍;从实验室里刷新世界纪录的34.85%转换效率,到西安港一箱箱出发的太阳能电池——这些看似独立的节点,正连成一条由“西安制造”向“西安创造”跃迁的产业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苹... 有不少朋友疑惑苹果iPhone 16 Pro和16 Pro Max有什么区别?该选择哪一款更好?各自...
第五轮学科评估对比:西安交大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的表现可圈可点,新晋的3个A+学科:机械工程、...
2025年值得入手的2款智能手...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无论是健康监测、信息提醒,还是时尚搭配...
原创 2... 从去年华为用上了麒麟芯片开始,华为的市场份额就蹭蹭的往上涨,当时抢购的人特别多,一时间还买不到现货,...
vivo手机5g开关在哪里打开 vivo手机5G开关的打开方式可能因手机型号、系统版本及运营商网络支持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来...
steam官网无法访问?这个办... 对于广大游戏爱好者而言,Steam平台无疑是获取最新游戏资讯、购买游戏、与全球玩家互动的重要阵地。然...
2024年OPPO手机全攻略:... 手机已不仅仅是通讯工具,它更是我们记录生活、享受娱乐、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伙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O...
2024信号“最可靠”的四款手...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2024年信号“最可靠”的四款手机,它们分别是华为Pura 70 Pro+...
解决FaceTime无法使用的... FaceTime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视频通话应用,广泛应用于iPhone、iPad和Mac等设备上。...
虚拟资料变现还值得做吗?闲鱼卖...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咸鱼虚拟资料类项目分享,这个项目其实出来很久了,有些人觉得虚拟资料没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