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安,项目开工的热潮此起彼伏。浩驰科技新型功能膜、城晟广场B区等一大批项目的相继破土动工,如同赛道上的加速引擎,为海安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些项目的顺利推进,不仅彰显了海安在项目建设上的高效与决心,更为未来产业的升级与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安,这座科技创新的领跑者,迎来了首家先进制造与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的揭牌,这不仅是对“创新创业在海安”主题活动连续12年成功举办的最好证明,更是这座城市在科技创新赛道上的一路疾驰。
海安,锚定“两高三新、五群十链”重点产业,向着欧洲、日韩等国际商路扬帆破浪,与吴江、嘉定工业园共绘战略蓝图,以包容的姿态向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国企等行业巨擘发出诚挚邀请。
“苏科贷”化身“绿茵跑道”,为科技型企业注入“加速燃料”,从企业开办的极速冲刺到项目建设的全速推进,海安的营商环境如同一个永不离线的“能量补给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民生领域,海安同样不遗余力。20件民生实事全方位赋能幸福,200多家海安首店、30多家南通首店让民生需求与品质生活无缝对接。
在海安,经济增长的每一个百分点,都镌刻着实干的印记,彰显着奔跑的姿态。
2月,海安将科技创新恳谈会开到上海。
3月,海安开启招商引资“全速模式”,37个优质项目相继落户。
4月,海安用“跨江握手”的实际行动,在沪签约累计53个服务业项目,把长三角版图上的地理距离转化为产业协同的合作半径。
5月,苏中首趟铁公联运国际班列在海安整列发车,为南通乃至苏中地区的外贸发展掀开全新篇章。
6月,第十二届创新创业在海安主题活动,促进技术、人才、项目等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向海安集聚,为海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7月,海安牵手大湾区,让“朋友圈”持续扩容。芯片电子薄膜、ITO导电功能膜、吸尘设备、能源化学新材料等一大批项目相继签约落地。
在海安,“竞”的基因深植城市肌理,融入城市脉搏。
上半年新签约注册5亿元以上内资项目37个,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6个。6个省重大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5.97亿元,超序时进度5.3个百分点;51个南通市重大项目开工48个,完成投资59.73亿元,超序时进度1.9个百分点。
作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开路先锋”,6月15日,海安迎来关键突破——太原理工大学先进制造与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正式揭牌。这座落户北材南通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厂区的海安首个中试基地,成为链接实验室成果与产业应用的关键枢纽。
企业拼科技创新、设备革新,园区拼产业焕新、配套升级。海安以奔跑之姿刷新发展进度,为“两高三新、五群十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注入强劲动能。
华艺智能注染机器人生产线作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典型代表,通过AI智能机器人模仿人工操作,完成度达到95%以上,生产效率提升6倍以上,实现了非遗产品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
浩驰科技自主研发自清洁隔热膜,填补国内汽车窗户自清洁可降解控温薄膜技术的空白。
铁锚玻璃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形成“研发出成果、成果促增收、增收再研发”的良性循环,销售年均增长20%。
上半年,海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83亿元,工业开票销售、规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开票销售分别增长6%、6.9%、9.8%。
在海安,“暖”的底色浸润市井烟火,晕染民生画卷。
3月12日,海安发生惊险一幕。洋港河附近有人落水,正在取餐路上的外卖小哥严小兵听到呼救声后,立即停下电动车,跳入水中将落水男子拉向岸边。最终,男子被成功救上岸,严小兵则默默离去。
5月10日,海安街头上演了一场暖心救援,市民陈先生的母亲突发昏厥,失去意识。危急时刻,交警铁骑开辟“生命通道”,仅用156秒将患者护送至人民医院。
凡人善举从不是孤例,当两种职业符号在不同时空完成救援使命,海安这座幸福之城的美丽变得更加具象化。
在海安,“实”的作风扎根基层末梢,熔铸前行力量。
5月,海安50余名机关干部脱下西装换工装,在送外卖、接热线、跑窗口的沉浸式换位中,让观念破冰。这场始于角色互换的体验,像两束交相辉映的灯光,让“最后一公里”不再是模糊的终点,而是民生温度可丈量的刻度。
以党建引领接诉即办为“金钥匙”,海安不仅打开了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枷锁,更让群众诉求办理实现“三减三增”:减跑腿次数、减流程耗时、减表面应付,增一站统管、增高效闭环、增治理深度。今年以来,海安群众诉求响应率100%,平均办理时长压缩至1.8天,重复投诉量下降67%,“接诉即办”正成为撬动基层善治的新支点。
海安,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奔跑之姿,持续在“速度与质量”的双赛道上竞速,让发展的跑鞋始终踩着民生的节拍阔步前行。(梅丛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