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风口已至,运营商机遇与挑战并存
创始人
2025-08-16 17:01:12
0

赛立信通信研究部 作者:LIN

本文已在《通信世界》2025年7月25日第14期发表

具身智能——人工智能的新篇章

具身智能(Embod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EAI)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交叉的前沿领域,是一种基于物理实体进行感知和行动的智能系统。具身智能主要依赖于本体、智能体、数据和学习进化框架四大核心要素,其核心在于智能体通过物理身体与环境的交互来实现感知、理解、决策和行动,从而展现出智能行为和适应性。

具身智能行业中,目前机器人是行业代表性产物,而人工智能大模型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人工智能大模型通过数据处理、跨模态信息融合,不仅赋予机器人环境感知和动态决策能力,同时支持复杂任务的动态规划与协作作业。其次,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自我学习和实时更新能力使具身智能能够应对多变的环境与任务,进一步推动行业的技术迭代和生态系统建设。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具身智能系统将在更多领域展现独特价值,与人类社会深度融合,开启智能新时代。

在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增长的双重驱动下,具身智能市场预计将实现爆发式增长。根据头豹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186亿元。随着大模型端的技术突破,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增长有望逐渐提升,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328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具身智能

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同时还提到,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积极的政策信号,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具身智能迈入了战略性产业布局的新阶段。具身智能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目前虽处发展初期,但其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将为各行各业带来深刻的创新与变革。

国内外科技大厂竞逐具身智能赛道

近年来,具身智能领域迎来迅猛的发展态势,展现了显著的商业和科研潜力,已成为全球科技大厂竞相追逐的焦点。特斯拉、谷歌、华为、傅利叶智能、软通动力、字节跳动等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纷纷加码具身智能生态建设,并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与此同时,国内运营商的市场动态正逐步释放出具身智能行业的发展信号。其中,中国移动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尤为引人注目,如中国移动于2025年2月成立了“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目标定位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该中心将依托中国移动在算力、网络、数据、场景、渠道等领域的资源优势,聚焦家庭、社区、商铺等多元化场景。此外,在2025年3月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5)上,中国移动、华为、乐聚联合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5G-A技术的人形机器人——“夸父”。该机器人基于5G-A技术实现高精度定位、低延迟与实时远程控制,在基于开源鸿蒙系统研发的KaihongOS系统和“活字”大模型的加持下,拥有强大的实时感知、决策和交互能力,具备工业场景多机协作模式,满足复杂任务的执行需求。可以看出,中国移动在具身智能行业的部署紧锣密鼓,不仅通过成立创新中心夯实技术基础,还加速产品研发与落地应用,推进产业战略部署。

图片来源:中国网

2024年3月,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与西北工业大学光电、智能研究院在探索离线具身智能应用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团队将机器狗搭载离线大模型应用在智能导盲场景,开发出大模型离线具身智能导盲犬,并实现了其智能人机交互、智能乘梯引导、智能过街引导、智能室内引导等功能。2024年5月,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清华大学等单位,模拟人“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的认知过程,提出了多视角融合驱动的通用具身操作算法,为机器人学习复杂操作给出了可行解决方案。2024年12月,在首届“TeleAI 开发者大会中,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具身智能方向的创新成果,包括可以用于生活服务的人形机器人、面向商场及展会场景的星小辰服务机器人、为视障人士提供导盲服务的智能机器狗,及整合了一系列大模型能力的AI智能眼镜。

图片来源:西北工业大学官网

具身智能行业面临的核心挑战

当前,具身智能行业前景广阔,其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方向,正逐步在多个领域崭露头角。然而,该行业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用智能过程中,仍面临着严峻的技术和数据挑战。

(一)技术挑战

当前多数具身智能的研究集中在如何将已有的大模型应用于机器人中,以模拟人类的知识和经验,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在特定任务上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本质上仍然是基于预先定义的目标或任务进行优化的,这种方式尚未达到赋予智能体更高层次自主能力的要求,因此实现真正的通用智能仍面临重大的技术挑战。

(二)数据挑战

具身智能涉及物理世界中的实际操作和交互,因此需要大量的真实环境数据来训练模型。然而,这类数据的采集成本高、难度大,尤其是在复杂的环境中。此外,涉及视觉、力觉等多模态数据的标注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大规模标注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高,这进一步增加了难度。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具身智能应用中的核心议题,尤其是在涉及个人用户数据时,如何确保数据安全并保护用户隐私至关重要。例如,在家庭、工业、医疗等场景中,数据采集可能涉及敏感信息,需严格遵守隐私保护要求。

运营商如何部署具身智能行业

在AI时代,运营商作为通信基础设施的核心提供者,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机遇期和重要的转折点。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领域,为运营商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和商业模式重构的机会。以下是赛立信通信研究针对运营商部署具身智能行业的相关看法:

(一)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与算力支持

5G/6G网络部署:具身智能设备需要实时数据传输,运营商具备5G、6G等网络优势,能为设备提供稳定的网络连接,满足设备对高带宽、低延迟的需求。

边缘计算部署:将强大的计算能力部署至网络边缘,是应对日益增长的具身智能应用需求的关键策略。降低数据传输延迟,确保应用能够实现毫秒级的实时响应,这对自动驾驶、远程手术和智能机器人等应用至关重要。在边缘端部署轻量化且高效的人工智能模型,实现本地数据的快速处理与精准决策,减轻中心服务器的负载,提升具身智能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拓展应用场景与服务

工业场景:积极与制造业企业合作,部署具身智能机器人,用于生产线上的搬运、装配、检测等任务,通过提供低延迟的网络支持和实时数据分析服务,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家庭场景:具身智能在家庭场景中的应用潜力大。需加大智能家居机器人的研发力度,为用户提供亲情看护、家庭安防、健康监测等服务,同时结合5G和AI技术,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效率。

医疗与公共服务场景:在医疗领域,具身智能机器人可以用于手术辅助、康复训练等任务;在公共服务领域,可以部署于机场、车站等场所,提供导览、安检等服务。

(三)战略合作与生态建设

具身智能各类应用场景入局者众多,积极与技术领先的科技大厂、传统机器人企业和新兴的具身智能公司合作,构建支持多模态处理的模型,开发具身智能解决方案,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积极参与具身智能相关标准的制定,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

-END-

赛立信通信研究出品

作者:
LIN
赛立信通信研究部 中级研究员
擅长通信市场行业舆情监测与分析、数据挖掘及市场策略研究,熟悉智慧家庭、智慧城市、智慧教育等信息化行业动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值得入手的2款智能手...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无论是健康监测、信息提醒,还是时尚搭配...
原创 苹... 有不少朋友疑惑苹果iPhone 16 Pro和16 Pro Max有什么区别?该选择哪一款更好?各自...
第五轮学科评估对比:西安交大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的表现可圈可点,新晋的3个A+学科:机械工程、...
原创 2... 从去年华为用上了麒麟芯片开始,华为的市场份额就蹭蹭的往上涨,当时抢购的人特别多,一时间还买不到现货,...
steam官网无法访问?这个办... 对于广大游戏爱好者而言,Steam平台无疑是获取最新游戏资讯、购买游戏、与全球玩家互动的重要阵地。然...
解决FaceTime无法使用的... FaceTime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视频通话应用,广泛应用于iPhone、iPad和Mac等设备上。...
vivo手机5g开关在哪里打开 vivo手机5G开关的打开方式可能因手机型号、系统版本及运营商网络支持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来...
2024年OPPO手机全攻略:... 手机已不仅仅是通讯工具,它更是我们记录生活、享受娱乐、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伙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O...
原创 最... 近日,有关华为nova 13系列手机的消息开始多了起来,之前透露的消息暴露,华为nova 13 Pr...
2024信号“最可靠”的四款手...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2024年信号“最可靠”的四款手机,它们分别是华为Pura 70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