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应用,需要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的深度协同。8月14日,由深圳市光明科学城发展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科学城公司”)和深圳先进光源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光院”)共同举办的“光明科学城核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在深光院召开。研讨会汇聚科研、产业、投资等多方力量,构建起跨界交流的宝贵平台,为核技术产业化提供全要素支撑。
会议现场
深光院负责人指出,大湾区布局建设的一批世界级大科学装置和科研平台正在加速形成集群效应,将成为带动高端科学仪器与核技术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希望与会专家充分交流,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献言献策,共同推动核技术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光明科学城公司总经理冯斌表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建设光明科学城的重要支撑和核心抓手。光明科学城公司按照“投建运转”一体化机制推进的自由电子激光、材料基因组装置、特殊环境材料器件装置、脑设施与核技术关系密切。光明科学城公司持续推进设施开放共享,并建设光明科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期待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与大家加强在设施开放共享、核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
在主旨演讲“技术创新成果”环节,多位科研机构的专家分别围绕大科学装置及衍生核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前景作报告。
在主旨演讲“产业发展趋势”环节,邀请到多位产业界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聚焦加速器技术、电子学设备、材料科学、核探测器等领域的研发进展,深入剖析核技术产业应用发展趋势。
在“沙龙研讨”环节,与会专家们围绕“落地”“协同”“融合”三个关键词,就核技术创新成果与产业落地路径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核技术产业协同创新与资源整合、核技术前沿方向与产业应用场景融合三大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
整理:南方+记者 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