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弄个可以插手机卡的路由器?
还得额外设计一种卡来使用,是不是多此一举?
其实,这背后涉及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不同设备的需求差异。这两种卡片虽然外观相似,但在技术规范、功能定位和应用场景上存在着本质区别。
下面,就给大家拆解SIM卡与物联网卡,方便大家了解。
从外观上看,手机SIM卡和物联网卡都有多种规格;而物联网卡同样遵循这些外形标准,这也是人们容易混淆它们的原因。
然而,核心差异在于它们的定位:
手机SIM卡要为用户提供全面的语音、短信、数据服务;而物联网卡主要提供数据传输功能,其它一概不需要!
因此,手机SIM卡为满足个人用户的通信需求,包括语音通话、短信和移动数据接入而存在。适用于智能手机等个人设备。
而物联网卡则专为机器-to-机器(M2M)通信设计,主要应用在智能穿戴、智慧办公、安防监控、车联网、智慧农业、新零售、智能工业等领域。
在网络上,也有着不小的差异
手机SIM卡支持2-5G网络,可以根据运营商网络和用户设备自动切换,提供相应的数据传输。
物联网卡则是分为多种类型:普通物联网卡一般支持2/3/4G网络,而NB-IoT卡只支持NB-IoT网络,不兼容其他2/3/4G网络设备。
政策不同,监管不同
根据国家规定,物联网卡禁止用于手机/平板设备。
因为物联网卡与手机SIM卡在实名认证上存在差异:手机SIM卡需要个人实名认证,而物联网卡通常只需要企业实名认证。
这一点,存在根本区别。
所以,政策限制不仅出于商业考虑,更是出于网络安全和管理需要。
侧重点不同,防护不同
手机SIM卡的安全性主要侧重于保护用户隐私和通信安全,防止通话和短信被窃听或拦截。
物联网卡的安全性则更关注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设备身份的真实性识别。
特别是对于那些应用于如智能电网、交通信号控制的物联网设备,安全性要求极高。
所以,传统拔插式手机SIM卡在客观层面上存在被盗和克隆的风险;而嵌入式SIM卡由于是设备集成组件,无法物理移除,降低了被盗风险。
收费方式不同
手机SIM卡的计费方式通常以个人消费者为中心,套餐设计也以满足个人通信需求为出发点。
物联网卡则采用完全不同的计费模式,它们支持日/月/季/年包等自定义资费套餐服务。
除此之外,物联网卡还允许采用流量池方式计费,即多个卡共享一个总流量池,以此来满足企业大规模部署物联网设备的需求。
Ps:窄带物联网卡甚至有更特殊的计费方式,可能是按连接次数收费,也可能是按流量计费。
简单来说,一个为人类连接而优化,另一个为机器通信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