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传来消息,为加快培育发展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深入推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交通运输部指导成立了交通大模型创新与产业联盟,旨在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支持,技术引领、应用驱动,边建边用、以用促建”原则,打造充分发掘人工智能技术潜力、解决行业实际问题、开放共建成果共享的交通运输行业大模型开发和应用体系。
加强系统设计,交通运输部提出了“1+N+X”的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总体技术架构,其中“1”代表1套通用技术底座,实现对多类基础模型、多元异构算力的开放兼容和集约调用;“N”是在“1”的基础上,训练N类垂域模型,引入细分领域高质量数据集,提升解决行业问题的共性能力;“X”是面向具体业务场景的智能体,形成一批可以直接应用在行业服务和管理中的专业化方案。
为加速落地部署,全面启动智能体开发,该部立足行业实际,梳理出860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聚焦行业运行监测、安全监管等重点方向,遴选出一批高频刚需场景。“当前,我们正在加快组织智能体研发,首批智能体将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署。我们即将举办第一届综合交通运输智能体创新应用大赛,以赛促研、以赛促用,让更多‘好想法’走向‘真应用’。”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李颖介绍。
此外,为加快健全机制,构建开放协同产业生态,交通运输部打造了技术协同、数据流通、应用创新、交流合作“四平台”和产业转化“一枢纽”,实现交通大模型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共用,最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据介绍,交通大模型创新与产业联盟已汇聚了5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人工智能头部公司、以及相关高校院所,将成为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的“主力军”,成为推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的重要支撑力量。“作为率先发起成立大模型联盟的行业部门,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坚持科学建设、可持续发展,不搞一哄而上,避免重复和浪费,通过共用算力、共享数据、共训模型,用好各类创新资源、建好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创造开放、繁荣、可持续的交通大模型产业生态,支撑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行业的规范化应用,引领发展壮大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李颖介绍。
来源:中国水运网
作者:全媒记者 程璐
责编:缪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