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将推出一门改写课堂形态的新课——全球首个由教授与全表情3D AI共同授课的课程,为未来学习模式提供新样本。
这门名为《IAT 111:当下与未来的人工智能》的课程,由互动艺术与技术学院教授史蒂夫・迪保拉(Steve DiPaola)主导,他将与自己在学校iViz实验室研发的3D AI“Kia”搭档教学。据介绍,Kia能实现实时面部表情变化、唇形同步和带情绪的肢体语言,和迪保拉教授形成“师生式”互动,而非机械的信息输出。
迪保拉强调,引入Kia绝非为了替代教师,核心目的是“用实践讲透AI”:“要讨论AI伦理,还有什么比把AI请进课堂一起教更直观?这样能让学生真正接触AI的‘真实面’,知道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拥有25年AI研究经验的他,曾任职硅谷、艺电(Electronic Arts)和斯坦福大学,深知学生对AI的认知误区——他希望通过Kia的“拟人化”表现,打破社交媒体上对AI的片面印象。
课堂之外,这门课的相关研究已延伸到实用场景。硕士生夏洛特・侯(Charlotte Hou)在迪保拉实验室开展研究,利用AI帮女性提升薪资谈判能力:“员工可以让AI模拟自己老板的特点,提前练习谈判,减少实际沟通时的焦虑。”她结合哥伦比亚大学的谈判专业背景与技术,让AI成为“实战教练”。
值得注意的是,这门课专门面向无AI基础、无数学或编程知识的学生,旨在“揭开AI的神秘面纱”,帮毕业生适应AI驱动的职场。迪保拉和Kia都明确表示:“AI绝不会参与作业评分,教学的核心始终是人与人的引导。”(转载自AI普瑞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