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汛期与旅游高峰的双重考验,昆山公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依托科技赋能与联动共治,持续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巡、查、宣”多维发力,全力筑牢水域安全屏障。
科技巡防
织密全域感知“智慧天网”
7月20日,三名水上爱好者在淀山湖水域驾驶摩托艇时,突然侧翻被困湖面。接警后,昆山市公安局淀山湖水上警务室闻令而动,无人机迅速飞抵目标水域进行立体化、全方位搜索,在短时间内精准定位3名被困人员,水上派出所巡逻搜救船只同步抵达,会同海事部门合力将落水者安全接应上岸。
目前,昆山公安已在全市水域布建起“无人机+视频网+巡逻艇”三位一体巡控网,智能无人艇、热成像监控、水下声呐探测等先进装备部署投入使用,加强对堤坝、闸口、码头等重点部位常态巡查和突发险情排查,构建起“全域感知、动态预警”的智能防控体系。“传统人工巡逻难以覆盖的盲区,在科技助力下一览无余。”昆山市公安局水上派出所所长陆志刚说。
除了装备革新,新技术加持同样关键。昆山公安创新打造了防溺水视频算法,将救援关口前移。这套算法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电子救生员”,7×24小时不间断紧盯重点水域。
联动查控
锻造水域处突“尖刀力量”
今年4月,昆山市公安局会同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紧盯关键因素,全方位获取涉渔违法犯罪线索,迅速查处了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
昆山公安积极探索水域执法联勤联动新机制,不断加强与海事、渔政、环保等部门联勤联动,实现跨部门协同指挥。
在淀山湖、周庄等地,昆山公安先后成立了淀山湖“警渔”联合执法执勤工作站、周庄“警海”联合水上检查站,通过合署办公、联席会商进一步整合各部门资源,打通信息壁垒。
同时,各点位不断夯实沿岸技防设施,依托AR实景指挥、水上电子围栏等技术应用,常态化开展联勤巡航、联合执法等工作,构建紧密衔接、体系完备的水域治安防控圈层,确保实战效能最大化。
“看准目标落水点,利用腰腹力量带动手臂,果断出手……”7月24日,全市公安机关水上救援技能培训如火如荼开展。身着醒目蓝色队服、身姿挺拔的蓝天救援队队员逐一讲解救援装备的使用技巧,参训人员在岸边围拢成半圆,神情专注。
昆山公安联合蓝天救援队建立了水上救援培训基地,围绕“快速反应、科学施救”的目标,常态化、多频次地对参与接处警的民警、辅警,进行正规化、专业化的搜索救援知识和实操业务能力培训,确保一线警务人员在实战中“能救援、会救援、敢救援”。
多元宣教
筑牢水上安全“心防工程”
“最近天气炎热,小朋友们千万不能贪图凉快,私自下水游泳!”近日,昆山市公安局张浦派出所民警走进张浦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夏季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情景模拟、趣味问答等互动形式,让“预防落水”“科学施救”等知识深入童心。
为切实减少夏季溺亡和汛期突发事故,昆山公安坚持将宣传教育作为预防水上事故的“先手棋”,针对学生、游客、船民、渔民、新业态从业者等不同群体精准施策,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传统媒介与创新渠道并用,持续推动防溺水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努力从源头上拧紧“安全阀”。
与此同时,加大对溺水警情的分析研判,系统梳理海量数据,结合水域特点、人流量及设施状况,动态评估、精准绘制“防溺水风险地区”,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并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风险隐患“拉网式”排查和“一站式”整改。
“我们联合交通、海事、应急管理等部门对各辖区重点水域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并组建专业水上巡逻队,对排查出的风险水域实施高频次、全覆盖、全天候巡逻守护。”昆山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入夏以来,累计出动水面巡逻警力200余人次,巡逻船艇60余航次,及时发现、劝阻野泳、戏水等危险行为百余起。
(陶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