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3年,国内终于再次迎来月全食,上一次在国内可见的月全食还是2022年11月8日。
记者从深圳市天文台了解到,今年9月7日午夜至8日凌晨,将上演一场月全食,这也是今年最重磅的天象。这次月全食我国除东北小部地区外,全国其他地区均可见全过程,全食食分1.367,从初亏到复圆持续3个半小时,全食阶段持续82分钟。
北京时间(下同)9月7日(周日)23:28开始进入半影月食,至9月8日(周一)04:55半影月食结束,全程可见,观测条件极佳。半影月食虽然肉眼不易察觉,但若使用长焦距相机拍摄,仍可看到月面部分区域在进入半影时变得黯淡,离开半影时再度恢复明亮。8日00:27“初亏”,从01:31“食既”至02:53“生光”是本次月全食最核心阶段,该阶段月球整个进入地球本影,将呈现为暗红色,俗称“血月”,其中02:12“食甚”,是月球进入地球本影最深位置的时刻,全食阶段过后,月球将于03:56“复圆”。
如何科学地拍摄月全食?
天文专家介绍,在开始拍摄前,我们需要做好以下事项:1.提前了解清楚月食各阶段时刻分别是多少。2.提前查询拍摄地当天天气如何。3.制定好详细的拍摄计划,准备好对应的拍摄器材。
我们还需要知道关于拍摄月食的几个要素:
1.月食初亏时是从东边缘开始的,这和月球自西向东的运动方向以及月食的原理有直接关系,它和日食的初亏相比,显得不是特别好判断,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以预报的初亏时间为准。
2.从初亏到食既以及从生光到复圆,这个过程是非常好记录的,因为这两个阶段月球总有一部分是明亮的,我们只需要保证最亮的部分不过曝即可。
3.食既到生光部分,月球已经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亮度大减,一般是延长曝光时间或者调高ISO,若是长焦镜头/天文望远镜拍摄,则还需要用到赤道仪进行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