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莫迪对华下达“逐客令”,一架也不要?外媒:1.6万亿带来底气
创始人
2025-09-11 19:05:32
0

印度政府近日高调宣布,全面停用中国制造的无人机零部件,并将在未来几年内斥资1.6万亿卢比(约合1400亿人民币)扶持本土无人机产业。这一决定引起全球科技圈震动。表面看,这是印度“技术自主”的一次豪赌,实则是对全球产业链格局的一次错误解读,也是对中国高技术力量的一种本能焦虑。更关键的是,它再次暴露了印度战略层面对全球大势的误判。

中国无人机产业今天之所以能雄踞世界,无关“运气”,而是综合国力、产业深度与科技创新共同推动的结果。以大疆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占据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近90%的份额,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闭环。这不仅仅是“制造”,更是对“技术体系”的主导。印度如今想要用一纸政令切断与中国的技术联系,所冒的不是技术风险,而是国家发展前景的赌注。

有人将印度此举解读为“战略脱钩”,是要打造不依赖中国的新型工业体系。但问题是,脱钩不等于自强,切断合作不等于获得独立。印度的无人机技术基础薄弱,产业链不完善,本土企业缺乏核心元器件制造能力。此时冒然切断与中国的合作,靠国家砸钱就能扶得起产业吗?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工业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技术突破从来不是砸钱就能砸出来的,而需要系统能力的支撑。

中国需要从印度的这次“技术脱钩”中看到两点:第一,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全球影响力已经足够强大,才会成为对手忌惮与防范的对象;第二,我们必须警惕一些国家在地缘政治裹挟下的“去中国化”潮流。这不是简单的市场行为,而是科技冷战在新的战场上的延伸。中国的应对之道,不是情绪化回应,而是继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用实力让全球无法绕开中国。

我们也要看到,科技竞争的背后,既是产业层次的较量,更是国家战略眼光的对决。中国无人机产业不仅应继续巩固自身优势,更应思考如何在规则制定、技术标准、国际合作中,扮演更主动的角色。单纯的市场份额远远不够,未来的科技主导权,将决定一个国家在新一轮全球秩序中的位置。对中国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不能有片刻懈怠。

至于印度此举是战略远见还是盲目冒险,最终还需时间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积累、产业支撑和全球协同的国家,想靠“封杀中国”来逆袭,注定走不远。历史不会为幻想让路,现实只会奖励真正有实力的国家。在这一轮科技大竞赛中,中国唯有不断向前,才能掌握主动,赢得尊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苹... 有不少朋友疑惑苹果iPhone 16 Pro和16 Pro Max有什么区别?该选择哪一款更好?各自...
2025年值得入手的2款智能手...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无论是健康监测、信息提醒,还是时尚搭配...
第五轮学科评估对比:西安交大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的表现可圈可点,新晋的3个A+学科:机械工程、...
原创 2... 从去年华为用上了麒麟芯片开始,华为的市场份额就蹭蹭的往上涨,当时抢购的人特别多,一时间还买不到现货,...
vivo手机5g开关在哪里打开 vivo手机5G开关的打开方式可能因手机型号、系统版本及运营商网络支持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来...
解决FaceTime无法使用的... FaceTime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视频通话应用,广泛应用于iPhone、iPad和Mac等设备上。...
2024年OPPO手机全攻略:... 手机已不仅仅是通讯工具,它更是我们记录生活、享受娱乐、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伙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O...
steam官网无法访问?这个办... 对于广大游戏爱好者而言,Steam平台无疑是获取最新游戏资讯、购买游戏、与全球玩家互动的重要阵地。然...
原创 麒... 为了普及原生鸿蒙(鸿蒙5.0),抢占更多的中端手机市场份额,华为nova系列今年开始计划一年两更,n...
原创 最... 近日,有关华为nova 13系列手机的消息开始多了起来,之前透露的消息暴露,华为nova 13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