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获悉,2025面向东盟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简称“东创会”)将于2025年9月16日至21日在南宁举办,同期还将举办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先进技术展。
作为第22届东博会的高层论坛之一,本届东创会以“拥抱智能 共创未来”为核心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前沿与产业应用,搭建区域创新资源深度融合平台。
据介绍,本届东创会由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广西科技厅主办,马来西亚科技创新部与东盟秘书处首次共同担任支持单位,充分凸显中国—东盟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下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性。
大会将邀请中国与东盟各国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东盟秘书处代表、国内外行业专家、杰出青年科学家、企业家,以及国内各省(区、市)科技管理部门和技术转移机构代表参会,设置开幕式及主论坛、第7届10+3青年科学家论坛、2025面向东盟人工智能合作会议、中国 — 东盟技术对接会(含第二届东盟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标准国际研讨会、商业航天与空间智能会议)、中国—东盟创新创业营中国行等多场核心活动。
从内容亮点来看,本届东创会呈现四大核心特色。
在人工智能主题方面,大会采用“高端研讨+沉浸体验”模式,邀请东盟国家科技管理部门领导、国内外权威专家围绕AI关键技术研发、场景融合应用等议题交流,10+3青年科学家论坛首次增设“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与国际合作”圆桌环节,还将举行长安大学广西研究院揭牌、中国—东盟智慧海上牧场创新合作联盟成立仪式;会场设置“人工智能+”互动体验区,展示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等应用,并运用实时翻译系统、AI+VR眼镜等智能会务技术提升科技感。
预设成果方面,科技部将在会上发布《面向东盟人工智能赋能发展科技能力提升行动三年工作方案(2025-2027)》,为区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提供战略指引。同时,大会将发布支撑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的系列项目,包括启动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开源联盟、亮相覆盖动力装备等五大领域的首批行业垂类模型、发布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合作项目(涉及交通、农业、医疗等领域)、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实施面向东盟“人工智能+”人才研修计划;届时还将开展近10项中国—东盟科技合作成果签约,覆盖缅甸、印度尼西亚等6个东盟国家,涵盖技术转移、平台建设、联合研发等领域。
在双创合作与技术展示上,大会将举行第三届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暨第四届大赛启动仪式(第三届大赛于2025年7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涌现多个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及绿色低碳技术优秀项目),并组织获奖团队赴广西区内园区、企业及科研机构考察,深化“青年+技术+产业”合作机制。
“硬核”技术亮点纷呈。同期举办的第22届东博会先进技术展,将集中展示50多家参展单位的170多个项目,涵盖人工智能、绿色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泰国生命科学卓越中心将组织泰国头部医疗人工智能企业参展,中国中车集团马来西亚LRT3项目也将亮相,展现中国—东盟科技创新跨境融合成果。
据悉,作为中国—东盟科技交流的重要平台,东创会自2013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2届,累计开展39场论坛、36场技术对接活动,促成88项重点合作项目签约、570余项合作意向,为推动区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构建中国 — 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持续科技动能。
(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