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中央,大型网笼内十架球形无人机悬停在空中,红白相间,嗡嗡作响,网笼两侧各有五名孩子,手持控制器,眉眼皆凝。哨声骤起,无人机倏然发动,划破空气,冲向球门。精彩的角逐,就此点燃欢乐的周末时光。
这种与电影《哈利·波特》中“魁地奇”有些相似的新潮运动,正在成都兴起。9月14日,一场无人机足球城市推广活动在成都环球中心启动,赚足了观众眼球。数百名小朋友撸起袖子,就连许多家长都放下了手机,近千名大小朋友齐聚一堂,跃跃欲试。
▲活动现场的无人机
该活动由成都市体育局、成都市教育局主办,成都传媒集团旗下红星教育与四川省天泓金航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据介绍,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新奇炫酷的空中竞技展示,更承载着成都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培育新兴消费的战略愿景。通过推动“无人机足球”这一新兴科技体育项目在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进一步增强了全民科技体育的参与感与获得感,丰富了“世界赛事名城”的内涵,助力成都低空经济产业的创新发展。
知识普及+互动体验
市民与青少年热情参与
▲活动现场
“无人机还可以这么玩啊!”活动现场,观众席上不断传来喝彩声。随着嗡鸣声响起,几架红白配色的无人机如雏鸟蹒跚摇升上空。旋翼逐渐稳定,悬停片刻后突然提速穿梭,灵活绕过障碍。一个急转与队友擦身传接,最终瞅准空门,嗡鸣着直射而入!
这是现场的体验环节之一,参赛者需操控直径45厘米的六轴无人机,在5米×8米的立体空间内完成攻门。活动设置了无人机足球展示与小课堂等环节,工作人员现场进行无人机足球对抗演示,专业教练则为市民讲解该项目的基础知识、安全规范与操作技巧,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聆听。
据了解,无人机足球是一项融合航空技术、竞技体验与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新兴科技体育项目。参赛队伍通过操控无人机在特定场地内进行攻防对抗,以将“球”(即无人机)射入对方球门为目标,极具观赏性、互动性与科技感。该项目不仅能锻炼手眼协调、快速反应与空间感知能力,更注重团队协作、战术策略与心理素质的培养。
▲小朋友正在操作无人机
活动现场还邀请了成都双流立格实验学校的同学们进行现场展示,虽然练习无人机足球的时间才仅仅一年,但他们已经获得2025年“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示范活动(四川站)第四名,Ablefly 2025年成都市青少年体育联合会青少年无人机足球公开赛亚军等耀眼成绩。小选手熟练的操作,以及与队友们默契的配合与精彩的进球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而成都七中初中附属小学和成都商报小记者团的学生在活动现场第一次接触无人机足球,他们在教练和老师的一对一指导下,分组上场,轮流操控无人机。从最初的生涩摇晃到逐渐掌握平衡、平稳飞行,再到尝试完成简单的障碍穿越和攻门动作,孩子们直呼“好耍!亲手操控和看完全不一样!”七中初中附小带队老师介绍,学校在这学期已经开设了无人机足球的社团课,全校超过400个孩子报名抢课非常火爆,学校也会组队参与接下来的各项赛事,给孩子们更多锻炼机会。
▲工作人员正在讲解无人机操作方法
在体验环节,众多市民尤其是青少年踊跃参与,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亲手操控无人机足球,沉浸式感受科技体育的独特魅力。活动还设置了“1分钟个人进球擂台赛”和“新手对抗挑战赛”,让参与者在趣味竞技中切实体验团队协作与策略运用的乐趣。
据悉,今年成都市部分中小学已陆续开设无人机足球课程。未来,成都将通过持续开展专业师资培训、打造校园特色课程、建设青少年运动队伍、组织多级别赛事等方式,推动无人机足球深度融入校园生活。
教育+产业+城市形象
“空中足球”点亮成都新未来
“无人机足球特别好玩!操作无人机穿越障碍物,可以锻炼我们的手眼协调能力。”来自成都七中初中附属小学的陈以臻同学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从我在学校体验到无人机足球后,我就买了一个,放在家里练习。”
来到现场体验的王梓潼小朋友也说,自从他在成都世运会观看了无人机比赛,就特别想参与其中,“感觉这是一种很新颖、非常高科技的运动。”
▲无人机足球培训教师周思怡
现场为小朋友们提供指导的无人机足球教练周思怡告诉记者,作为世界赛事名城,成都参加无人机足球项目的学校,已有上千所,涵盖小学、初中、高中的小选手。“无人机足球有助于启发小朋友和青少年们的科技创造能力,教育部门对于该项目的发展也大力支持。期待未来我们的小选手们能登上国际赛场!”她说道。
成都七中初中附属小学副校长陈冠夫介绍,其学校作为科创型学校,航空航天特色明显,当前也在积极参与无人机足球项目,此次活动就有两百多个孩子报名、二十多位老师参与。在他看来,孩子们参与该项目,对于未来投身无人机物流、无人机农业、无人机探测等新兴行业非常有帮助。
▲活动现场的无人机
据主办方介绍,无人机足球不仅是一项新兴科技运动,更成为成都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天泓金航董事长冯敬桓表示,无人机足球产业链涵盖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内容创作与专业培训等多个环节,相关产业落地成都将持续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是,它能成为一张闪亮的“城市科技名片”。
上一篇:具身智能机器人店员颐和园“上岗”
下一篇: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