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位置服务科技论坛聚焦北斗与低空产业,中国低空市场规模潜力巨大】城市楼宇间,物流、巡检无人机及载人飞行器等科幻场景正成现实。8月底,第六届位置服务科技论坛在贵阳举办,众多专家围绕北斗应用规模化、低空产业化等议题探讨。 多名专家引用观点,发展低空要解决“飞得起来、飞得安全、飞出效益”三大需求,且需功夫在低空之外。 北斗系统是低空飞行器的“时空指南针”。其具有功能多、技术特、精度高三大优势,能提供精准时空引导和定位监视信息,还能回送短报文。发展低空用好北斗关键在“融”,需构建低空时空网,统筹应用服务体系。 地面为低空飞行器打造“智慧大脑”。低空发展要可信安全,需与地面合作。地理空间智能可赋能低空,理想状态下能赋能三大领域。“北斗 + 5G - A”低空管理技术可实现低空全方位监控。 低空飞行器潜力大但挑战多。涵盖多种飞行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优点多。不过,技术上要解决飞行性能、能源等问题,还存在噪声污染、可靠性等挑战。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低空市场规模预计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实现需多方面努力。
本文由 AI 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