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无人机。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功能型无人车。 深圳特区报记者 赖犁 摄
外卖从天而降,无人机应急救援,空中旅游观光……充满无限可能的低空经济新领域,是城市现代化、精细化治理的重大课题,也是深圳以“空间+AI”加快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的基础支撑。
日前,自然资源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2025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数据管理中心、龙华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华管理局三方联合申报的《实景三维赋能数字孪生低空管理和政企飞行服务》成功入选。
筑牢城市数字基底 深圳创新领跑全国
近年来,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实景三维数据覆盖全国300余个地级以上城市,预计2025年底将初步建成实景三维中国,彰显空间地理数据要素价值。
深圳将实景三维建设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推进。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19年率先建成覆盖全市、分辨率优于5厘米的实景三维模型,2025年初建成更高质量的全市域实景三维模型,形成精度更高、更新更快、类型更全的显著优势。全市域覆盖分辨率优于3.5厘米的实景三维Mesh模型,各类标准化产品精度进一步提升;通过多测合一等模式,逐步建立实景三维局部更新模式;以实景三维为基底,打造“空中、地面、地下和海洋”统一时空数字底座,全空间实景三维产品日益丰富。
目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导构建的实景三维数据资产,已成为“数字孪生城市”基石,成功赋能50多个领域、100余个应用场景,为智慧深圳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解锁“天空之城”
龙华找到关键钥匙
作为超大型城市,向天空、海洋、地下要空间,用“数据”换“空间”,是深圳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龙华区作为其中的优秀代表,将这一技术转化为治理效能和经济动能,展现了实景三维作为支撑低空经济发展关键性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的巨大潜力。
依托全国首个全信创数字孪生城区和全域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龙华区打造“政务低空飞行服务平台”,融合300余万人口、48万企业数据及各类物联感知数据,构建动态更新的“低空空域一张图”,已在重大工程监测、平安校园等场景落地,助力实现无人机政务飞行的禁区自动识别与零事故运行。同时,出台相关制度,规范政务飞行流程,强化数据安全管理,推动低空政务飞行管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智能管理”转变。
多维度服务低空经济
激活产业新引擎
实景三维技术,在虚拟数字世界中创建与现实场景高度一致的三维模型,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救援等提供立体精准的决策依据,在企业应用侧为产业发展降本增效。
以美团无人机为例,借助实景三维数据可“云勘察”,航线周边的建筑高度、障碍物分布、楼顶可用空间等信息一目了然,快速设计出安全高效的飞行路径,在深圳开通数十条商业化航线、尝试设计小型物流航线等。飞行结合“实景三维+多维感知+高精导航”等技术,在城市楼宇间精准穿梭,平均配送时长从近30分钟缩短至约12分钟,效率提升近150%。
未来,深圳将基于实景三维模型,构建低空数字空域网格图,解决全域低空避障、航路优化等应用难题;利用实景三维技术模拟飞行环境、分析潜在冲突点,为低空设施选址和空间优化提供更精准依据。开展低空飞行器起降设施规划,在全域布设无人机库,规划无人机飞行航测路线。而无人机在执行日常任务时,也将同步采集数据信息,形成常态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实景三维数据更新机制。
实景三维与低空经济双向赋能,一个更加安全、高效、智慧的“天空深圳”,正快速崛起。
(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