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产业生态,跑出机器人产业发展“加速度”
唐山劳动日报评论员
昨日,北京·河北机器人产业共享智造对接会举行,此次活动既是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具体举措,也是京冀两地围绕机器人产业,共筑科学协同分工体系、释放比较优势的重要契机,对于推动我市机器人产业跑出发展“加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机器人产业作为区域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正是深化这一国家战略的关键领域。近年来,我市充分借助北京智力资源,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机器人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高新区现已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六链五群”中机器人产业链发展的主要承载地。可以说,唐山市、高新区的机器人产业大有可为、大有所为、大有作为。
首先,产业分工明确,协同发展联动态势已形成。目前,唐山高新区已初步形成以机器人为引领的智能制造、数字产业、安全应急、医药健康和节能环保“五大产业集群”,机器人企业超236家,占河北省60%以上。其次,区位交通便利,“不是同城胜似同城”优势显现。高铁半小时即可抵达北京,唐山机场可通达国内20多个热点城市。再次,全面开放场景,为创新成果提供实践平台。唐山拥有世界最大的钢铁产业集群,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的发源地。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唐山已具备成熟的机器人应用场景,仅钢铁行业的“机器换人”需求就超过百亿。在石化、建材、装备制造等领域,也有着丰富的场景需求。全市已梳理出110个成熟应用场景方案,并定期发布,同时积极开展揭榜挂帅活动,激励企业特别是北京机器人企业针对市场需求开展创新研发。最后,提升服务能力,“成果转化”的发展生态积极构建。围绕共融,强化产学研用对接,服务北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需求,实现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围绕共赢,打造“双向飞地”,高新区创业中心九年蝉联国家A类孵化器,通过在北京设立的“科创飞地”,为域内企业对接北京科创资源提供便利;围绕共促,开展常态化对接,积极主动融入北京、对接北京、服务北京,加快形成优势互补、产业互促的发展态势。
北京的创新优势、唐山的制造优势,释放出1+1>2的聚合效应,在机器人产业协同分工中凝聚起强大合力。以共享工厂优化制造分工,以场景共建深化应用协同,以双向飞地畅通创新衔接,以政策共商保障分工落地,形成区域产业链,打造产业生态圈,一定能推动唐山机器人产业跑出发展“加速度”,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力、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目标,为推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国贡献力量。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