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科学城原貌。 受访者供图
蔡沚彦
实验室里抓紧攻克技术难题,展会上汕头智造强势登场,车间内争分夺秒赶订单……在当下的发展浪潮中,科技创新已然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百载商埠闻名的汕头,正以创新为笔,重新定义粤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与高度。
汕头科学城从“黄土朝天”到“厂房林立”的建设场景,恰是这座城市以创新破局产业升级的生动缩影。5年来,汕头锚定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聚焦产学研融通、产业集群化、动能创新转换等关键点,用实招破解发展难题,为粤东产业升级树起创新标杆。
科技创新的生命力,在于从纸面上走向应用中。
汕头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促进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作为区域科研的关键力量,始终围绕碳中和化学与化工、高端精细化学品、高端化工装备等前沿方向开展科研攻关,让科研不再是“空中楼阁”。
当地企业主动与高校及科研机构携手,共建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全市771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扎根生长的同时,构建起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例如,汕头华兴冶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的先进金属材料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落户在汕头科学城。
产业升级的突破口,在于从单点突破迈向集群协同。
汕头科学城就是集群发展的生动实践。汕头科学城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集中资源开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大健康产业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攻关。
将科学城作为承接新兴产业、集聚创新资源的核心载体,汕头从规划之初就锚定一体化发展思路:不仅要建厂房,更要配套路网、高校、医院等,让生产与生活无缝衔接;不仅要引进企业,更要瞄准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区域发展的新动能,在于从传统路径升级为创新驱动。
一方面,汕头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玩具、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与精准控制,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另一方面,汕头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如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为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政府还出台一系列政策完善科技人才服务,实施科技人才项目,努力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以创新为驱动,汕头加速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未来,汕头应持续深化创新,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壮大产业集群规模与实力,不断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浪潮中乘风破浪。
上一篇:腾讯云:扎根产业,出海破圈
下一篇:青海湖智慧公路系统上线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