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凭什么造火箭?”近日,在“‘益企京彩’首都民营经济政策宣讲服务团海淀行”活动上,星河动力航天CEO刘百奇讲述着民营企业逐梦商业航天的故事,吸引台下企业代表的关注。与此同时,现场多台摄像机对准讲台,实时直播,让这场宣讲触达更多公众。
在微博上,以“首都民营经济政策宣讲服务团”“益企京彩”为标签的话题引发热议。拥有600万粉丝的军事博主“一号哨位”分享的一条“热知识”引来网友点赞:“航天企业不仅是国央企,还有民企,星河动力航天就是民营商业航天,简单来讲,就是用自主研发的火箭,像发快递一样将卫星送入太空。”
现场,首都民营经济政策宣讲服务团成员、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刘百奇作主题宣讲。罗鲁峤摄。
当天,刘百奇结合星河动力的创业实践,系统解析了国家商业航天政策的应用之道。他介绍,“创业初期,有投资人问我,民营企业凭什么造火箭?我回答:国家有政策,北京有具体落地支持,我们有技术,市场有需求,为什么不行?”
近年来,一系列顶层设计与地方配套政策为商业航天铺就成长基石,如何将政策用好用足?刘百奇分享体会:推进资质认证,积极申请研发支持,充分利用人才与金融政策,推动产业链协同,在政府搭建的交流平台上主动发声、建言献策。
迄今,星河动力已成功完成20次火箭发射。成绩背后,除了政策支持,离不开数智化推动。宣讲中,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鲍磊分享了企业如何借助数智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中包括正在为星河动力建设ERP与智能化系统,助力其高效、低成本地完成航天使命。
星河动力的发展离不开行业与政策的共振。如何让政策的触达面更广,为更多企业发展“导航”?本次宣讲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网络平台直播观看量突破224万人次,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215.4万,互动近2万条,继5月20日“学习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北京在行动”和6月27日“‘小微,您好’首都民营经济政策宣讲服务团昌平行”活动后,阅读量和互动数再创新高。多位网络大V作为宣讲团的一员深度参与,扩大传播声量。
什么是未来产业,它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何不同……听罢北京市经信局现场“拆解”最新推出的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财经博主“玉名”在微博写道:“未来产业是一种动态因素。如今的传统行业曾是昨天的未来产业,持续培育与孵化能力才是经济保持活力的关键。”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在宣讲中明确区分了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工具包”,包括原始创新联合基金、高质量孵化器支持、“揭榜挂帅”机制等多项措施,部分已落地。健康博主“铅医蔷薇”感慨:海淀政府服务务实高效,不仅讲清产业方向和支持政策,就连补贴额度都一目了然。这种贴近企业的沟通,远比简单发文件更有实效。
宣讲结束后,网络博主们走进用友数智企业馆和北京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镜头带网友“参观”创新产业一线。旅行博主“程诗然”发布的视频收获87.4万播放量,网友们感慨,“海淀民企活力充沛”。
自5月20日启动以来,“首都民营经济政策宣讲服务团”已走进经开区、昌平、海淀等多区,政策正通过更直观的方式,被更多企业、公众“看见”,并走进生产线、实验室与创新场景之中。(《中国新闻》报 罗鲁峤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