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革新,人工智能开始走入千行百业,云计算服务模式亦迎来关键转型期,以迅猛之势向“人工智能+”方向加速转化,同时带来市场规模的爆发式增长。
9月18日,艾瑞咨询发布《2025年中国基础云服务行业数据报告》,预计2025年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将达6376.5亿元,同比增长17.1%,行业正呈现出高规模、高增速的“双高”发展机遇。
在此背景下,联想集团等业内优势企业,凭借对实体经济的长期深耕,及对人工智能应用崛起的快速响应,以提供统一的云架构、整合的云资源以及更标准化的云界面等多重能力,成为这一发展机遇中的更大受益者。
“实体+AI”的双重机遇
艾瑞咨询认为,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带动云基础设施及云能力平台同步升级,成为驱动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
一方面,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模型的出现,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AI 时代的智能应用,也要求云基础设施以全新的智能化技术架构予以匹配,创造出更多的新需求;另一方面,与AI技术高度融合的云服务技术、模式,也以更好的用户体验,赢得了更多的市场认可,两者共同促成了AI时代云服务需求的增长。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与美国等云计算市场相比,中国市场在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美国的云计算普及,是先从游戏、视频影音、电商等互联网行业开始,然后再迅速切入到制造业、物联网企业、医疗行业等实体经济市场。中国市场在互联网行业上云的速度是领先的,并持续发生,但在实体行业云普及率相对落后。
随着流量红利衰退,互联网行业整体增速放缓,这一情况正发生深刻转变。千行百业加速上云,传统行业的数智化转型愈演愈烈,云计算服务正在与互联网“解绑”,逐渐成为实体产业的支柱技术。实体经济成为云计算服务新周期的新战场。
因此,本轮云服务的快速增长,是人工智能技术爆发与实体经济领域云服务普及带来的双重机遇。
2025 年第二季度,阿里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6%,创三年新高,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AI 收入占外部商业化收入的比例已超过 20%。同期,第二季度,百度智能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27%,涵盖智能云在内的 AI 新业务收入增长强劲,首次超过 100 亿元,同比增长 34%。这些数据充分体现出,在AI应用大潮下,云服务厂商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联想集团作为一个更聚焦政企、产业等实体经济的玩家,则更凸显出当下云服务增长机遇的双重性。联想集团最新财报显示,2025/26财年第一季度,得益于主要客户在云端的投资增加以及企业市场的扩张,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收入同比增长36%,人工智能服务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逾一倍。方案服务业务集团收入亦实现20%的高速增长。
此外,全球权威IT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联想超融合市场份额达到13.7%,增幅位居Top 5厂商之首,并在交通运输、媒体、建筑、服务四大行业获得市场份额第一,进一步印证聚焦实体产业的云服务企业,在本轮云服务市场爆发中的突出优势。
长远来看,艾瑞咨询预计,未来五年,中国云服务市场将保持16%以上的高增速,到2029年达到11806.5亿元,较2024年增长超一倍。中金公司认为,AI应用开发需求的增长有望提升云资源消耗量,算力需求从训练向推理转化,可能带来云厂商市场格局演进,此前布局的智算资源利用率或有提升,国内云厂商或迎来重估机会。
联想前瞻视野与全栈布局优势凸显
云服务行业“实体+AI”共推的双重机遇,对云服务厂商亦带来新的挑战。
以政企、产业应用为代表的实体经济,较互联网行业来说,云的形态变得愈发复杂,并要求云厂商具备提供统一的云架构、整合的云资源以及更标准化的云界面的多重能力。在这方面,联想集团具备两大突出优势。
一是长期布局带来的丰富技术和经验积累。联想集团在公司发展早期,就已经开始构建满足云服务时代的发展基因。以云服务最核心的基础设施之一服务器为例,联想集团在1995年即推出了第一台服务器产品,是国内最早研发 Intel CPU 架构服务器的厂商之一。此后,联想集团又于2014年,在云计算产业尚处于萌芽状态时,以大手笔收购IBM X86服务器产品线,开始以自己的ISG 产品线同时覆盖云计算企业、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市场,并推动产品线的不断丰富。
如今,联想集团已成为一家具备“端-边-云-网-智”全栈技术能力的云厂商,并通过对公司产业链各环节能力的综合集成,以包含云原生、智能运维、私有云、多云管理等多体系产品、解决方案的混合云架构,成为企业云部署应用中众多痛点问题解决的专家。
如在企业降本与创新两者的平衡上,传统云服务往往陷入非此即彼的怪圈,要么聚焦基础设施降本,却在AI创新上动力不足;要么侧重智能技术投入,却导致IT预算失控。联想集团推出的联想智能云Lenovo xCloud,整合模型平台、智能体平台、数据和知识平台等全栈能力,覆盖AI算力、AI工程化、AI治理等周期,打造弹性、韧性、悟性的"三性"业务能力,实现客户省钱、省心、省力的智能化转型诉求。
联想集团的这一优势,既得益于公司远早于行业趋势确立,即开启先期布局的前瞻智慧,也得益于公司在长期布局中,不为短期收益情况轻易变更企业发展方向的战略定力,是联想集团较其他云服务厂商更难得的精神资产。
联想集团的第二大优势,则在于其“内生外化”的云服务能力发展模式。
作为中国航母级的制造业企业,联想集团本身亦是实体经济云服务应用的受益者和“试验田”。联想集团于2019年正式提出“3S战略”,开始以“端-边-云-网-智”的基础架构,实施“新IT”智能化转型,既推进自身生产经营的智能化,也以此为基础为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变革提供赋能。
这一过程中,联想集团凭借在自身智能化转型中的深入“试验”,构建起较其他云服务厂商更坚实的“Know-how”壁垒,获得了更好的客户满意度。如在为甘肃电投集团提供的Lenovo xCloud 联想混合云为核心的整体云平台解决方案,即将联想集团自身在智能化转型中积累的对复杂 IT 架构管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经验,应用到紫金云项目中,解决了企业建设标准不统一、数据难以共享和治理、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
而在与AI技术融合方面,联想集团亦凭借与AI应用需求的高度匹配,打造出AI时代的“智算”优势。联想万全异构智算平台已升级至3.0版本,除了原有的智能算力匹配魔方、GPU 内核态虚拟化、集合通信算法库、AI 高效断点续训技术、AI 与 HPC 集群超级调度器五大创新技术外,还新增了 AI 推理加速算法集、AI 编译优化器、AI 训推慢节点故障预测与自愈系统、专家并行通信算法四项突破性技术,能帮助客户轻松获得融合、稳定的 AI 基础设施。
近日,联想集团提出了“创业5.0”计划,该计划以混合式人工智能为核心战略,旨在推动个人、企业与公共智能的深度融合,使公司逐步从单一的硬件制造商,转变为提供AI驱动解决方案的领先企业,展现出公司在云服务与人工智能高度融合的新时代,更大的发展野心。
中邮证券发布研报认为,长期来看,算力基础设施供需缺口持续扩大,既因AI大模型需求爆发,也源于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这形成算力层硬件升级、AI Infra层技术突破、应用层场景落地的多层次投资机遇,云价值也将在AI渗透中重估,迎来新增长。依此观点来看,联想集团凭借在实体经济领域的长期深耕优势,及在AI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投入,将有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