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N与WMS系统概述
电子实验记录本(Electronic Lab Notebook, ELN)和试剂库存管理系统(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WMS)是现代科研实验室的两大核心数字化工具。ELN作为传统纸质实验记录的数字化替代,不仅实现了实验数据的电子化记录,还提供了数据检索、共享、权限管理、数据分析、AI智能体(可撰写论文、专利、CTD底稿,可贝叶斯优化)的高级功能。而WMS则专注于实验室试剂、耗材和样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采购、入库、使用到报废的全流程追踪。
什么是ELN和WMS系统的打通?
ELN与WMS系统的打通,指的是通过技术接口与业务流程的深度融合,实现两个系统间数据和功能的双向联动与智能协同。它既包含数据传输,又涵盖物料引用、库存同步、流程优化与知识整合的体系化集成方案。系统打通后,实验人员在ELN中可实时访问WMS的库存信息,直接调用试剂和耗材,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物料数量自动从库存中扣减,实验产物也可一键登记入库。与此同时,WMS能根据实验记录自动更新库存状态、发起采购预警、落实权限管控,并建立起从实验设计、物料消耗到成果管理的全链路可追溯机制。
这种深度融合重构了实验室物料与信息流转的方式:一方面减少了人工转录错误和重复操作,提升了操作效率与数据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实验过程与物资状态之间的实时联动,形成了“人–料–数据–流程”闭环管理,为科研协作、成本控制、合规审计与智能决策提供坚实支撑。
本文将深入探讨系统打通的四大核心优势和价值,最后分享选择优质ELN系统的经验。
一、直接选择物料,避免手动输入错误
系统打通后,实验人员可以直接从ELN界面访问完整的试剂库存数据库,选择所需物料。这一功能带来两重优势:
1. 消除手写错误:系统自动填充标准化的试剂信息,避免因拼写错误或命名不一致导致的问题
2. 提高效率:省去重复输入相同信息的时间,尤其对高频使用的常规试剂尤为明显
二、自动扣减用量,实现无人值守管理
系统打通后,ELN实时记录用量和使用人,实时扣减库存,不用在库存系统中逐一申领;管理人员可准确追溯所有耗材使用情况,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库存差异问题,也减少了复杂度。
创新价值体现:
1. 实时库存更新:实验记录中使用的试剂数量自动从库存中扣除,保持账实一致
2. 权限智能控制:根据实验方案自动校验使用者是否有权取用特定危险品或贵重物品
3. 溯源能力:精确记录每批试剂的对应实验、使用人和使用时间,满足GMP/GLP要求
4. 预警机制:当库存低于安全阈值时,自动触发采购申请或提醒实验人员变更方案
三、精准统计实验成本,优化科研预算
场景案例:如果某大学重点实验室的财务主管需要统计某项目1600多项实验的试剂耗材成本,传统方法对此无法准确统计,因为很多试剂是公用的,很难分摊到每个项目。系统打通后,通过ELN中的实验项目编号自动关联WMS中的实际消耗数据,直接生成试剂耗材成本报表,精度达100%,且将统计时间压缩到5分钟,为次年预算分配提供了数据支撑。
ELN与WMS打通带来的财务管理革新:
1. 多维成本分析:可按实验项目、课题组、时间周期等多维度统计试剂消耗
2. 真实成本核算:基于实际用量而非采购金额计算成本,反映真实科研支出
3. 预算动态监控:对比计划预算与实际消耗,及时发现超支风险
4. 供应商评估:结合使用数据与采购价格,优化供应商选择策略
5. 经费分摊:精确计算共享设备和高值试剂的单位使用成本,实现公平分摊
四、新物质无缝入库,构建知识闭环
场景案例:某生物技术公司的研发团队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荧光标记物,希望入库,传统流程要求研究员手工填写长达20项的物料主数据申请表,经QA审核后由仓库管理员创建库存记录,平均耗时24小时。系统打通后,ELN中的合成记录自动提取主数据字段生成WMS入库申请,包括结构式、分子量、存储条件等专业数据,审核通过后即时生成库存条目并分配条码,全过程缩短至几分钟,显著加速了后续放大实验的启动速度。
这一集成功能实现了科研产出的高效转化:
1. 数据自动迁移:ELN中的化学结构、名称、数量、纯化方法和分析数据自动转为物料主数据
2. 减少重复劳动:避免在多个系统中重复输入相同信息
3. 知识沉淀:实验记录与库存数据关联,形成完整的物质全生命周期
4. 快速共享:新物质信息,支持配置可见权限,可即时对全机构可见,也可仅对项目组可见,促进跨部门协作
5. 智能推荐:基于物质属性自动推荐相关实验方案或安全注意事项
6. CMS集成:可进一步与注册管理系统打通,一步操作,两处同步。
结论:构建智能化的数字实验室生态
ELN与WMS的深度打通代表了实验室数字化转型的高级阶段。通过四个核心场景的应用,我们见证了这种集成如何从操作层面提升科研效率,从管理层面增强质量控制,从财务层面优化资源配置,最终构建起一个自我完善的数字化科研生态系统。
附:选择优质ELN系统的经验分享
要实现ELN与WMS的高价值集成,选择一款成熟可靠的ELN系统至关重要。经过对行业领先产品的深入评估,我总结出以下关键选择标准:
1. 历史验证:优选上市超过10年的ELN,这些系统经历了多轮技术迭代和用户验证,稳定性和成熟度高。
2. 客户基础:应有数百家机构客户,包括上市公司和知名研究机构的背书。
3. 核心技术自研:考察以下关键模块是否为企业自主开发:
·结构式编辑器:支持复杂有机分子、金属配合物绘制
·生物序列编辑器:DNA/RNA/蛋白质/多糖序列的可视化编辑与分析
·智能表格模块:支持实验数据计算和可视化
4. 独特技术优势:领先产品应具备以下差异化能力:
·化学智能:IUPAC中英文命名、同位素标记分子(如核药)的编辑、分子量精确计算
·AI识别:化学结构图像的高精度转换
·生物记录:支持HELM,可绘制多肽链、核酸链、多糖链,抗体CDR注释等
·分析计算:IC50/EC50计算、蛋白质的等电点/疏水常数/不稳定系数计算,等专业分析工具
·格式兼容:无缝对接ChemDraw、Office、GraphPad PRISM、XLfit等科研常用软件
5. 系统集成能力:优秀的ELN应提供标准的API接口,支持与主流WMS的深度集成,而非简单的数据导出导入。
6. 数据可控:客户对自己的数据拥有主权,数据可自主导出、迁移、重复利用、对AI友好。例如用户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持续分析时,可以基于API接口和权限设置,把数据从ELN导出到特定分析工具,包括AI大模型。反之,一些云端ELN供应商使用共享型数据库,把不同客户的数据存储在同一个数据库中(即SaaS多租户),导致客户整体数据无法从云端迁移到客户本地,同样也无法导出一部分实验,在ELN以外进行AI分析和利用。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实验室系统集成将更加智能化。ELN不仅会与WMS打通,还将与仪器设备、项目流程、人员管理等系统全面互联,实现真正的"智慧实验室"。在这一进程中,选择具有前瞻性架构设计的ELN系统,将为科研机构赢得战略先机。
下表是具有国际知名度、用户广泛的ELN供应商列表。
参考资料
[1] 电子实验记录本(ELN).
[2] 电子实验记录本. 百科.
[3] 什么是WMS?一文讲清WMS系统所有知识!
[4] 2025年最好用的15款电子实验记录本ELN.
[5] 电子实验记录本(ELN)选购实战经验.
PhDTool, 2025.9
上一篇:祝贺!中国科学家成功开发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