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晨报)
转自:南京晨报
晨报讯(通讯员 宁交执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陈彦)围绕交通执法痛点,以数字为平台,着力构建‘空、天、智’网一体化新模式,不仅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警、从人力密集到科技赋能,更推动传统的粗放管理向精准监管的跨越式转变。近日,由南京市交通运输局交通执法总队与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南京交通执法新模式,荣获全国数字交通年度典型案例。
近年来,面对非法营运、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日益隐蔽、流动的特点,传统执法模式的局限性愈发凸显。一方面,仅靠地面固定卡口进行监控存在感知盲区,易被规避,亟需无人机等空中视角实现立体覆盖;另一方面,如何将海量的前端感知数据高效转化为精准的执法情报同样是难点。为破解“看不全、看不准、反应慢”这三大核心瓶颈,打通从感知到处置的全链条,南京市交通运输局交通执法总队联合华设集团启动了“空、天、智”一体化项目,旨在构建一套反应更快、打击更准的智慧执法新体系。通过技术赋能成功构建了一个集“空中无人机巡查、地面万物互联、后台智慧大脑”于一体的“空、天、智”立体化执法网络。
借助这套网络,目前南京在大型枢纽、重点路段或应急保障中,已经实现无人机快速部署,大范围空中巡查与动态追踪;市域范围内的缉查布控卡口、治超点、智慧灯杆以及交通枢纽等感知设备全面联网,所有过车数据和图像实时汇聚至指挥中心,实现了对道路交通的“全天候、全方位”监控。海量信息需要有强大的“智慧大脑”,高效率的指挥调度平台运用AI图像识别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前端感知数据进行实时研判,通过构建精准的评价模型,自动筛选和锁定疑似违法车辆。一旦发现目标,系统会立即生成预警信息,并“点对点”推送给距离最近的一线执法人员,形成“发现—预警—处置—反馈”的高效闭环执法流程。实战检验执法效能实现跨越式提升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2024年为例,智慧平台累计研判生成有效预警信息超过270万条,为近9000起案件的成功查处提供了关键线索。通过“空、天、智”体系,该市交通运输局交通执法总队已改变了过去“大海捞针”式的传统路面稽查方式,通过持续将前沿技术与执法业务的深度融合,不断完善着南京的智慧执法体系,为提升城市交通治理能力、保障市民安全便捷出行贡献了交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