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产x86处理器龙头企业兆芯公布喜报,超6000台医用台式机成功中标某总医院通用PC采购项目,取得医疗行业重大突破。
近年来,医疗行业信息化转型进入实战阶段。根据规划,截止2025年底,医院核心信息系统的升级转型比例要大幅提升。医疗行业的信息化转型对底层算力平台的要求不仅是性能强,更要“好用”和“易用”。
生态碎片化是医疗行业最为显著的特点。以数据库为例,医院HIS(医院信息系统)、LIS(实验室信息系统)、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等核心系统中 Oracle、SQL Server 占比超 80%,国产数据库渗透率不足 15%,数据迁移面临历史病历格式兼容、实时性要求严苛等难题。某省级三甲医院40%的老HIS 系统基于VB6架构,单套系统改造成本高达80万元,这种 “抢救性适配” 与“渐进式替代” 的并存,折射出医疗行业政策刚性与技术现实之间的博弈。
国产x86处理器凭借生态兼容性和优异的性能,成为市场主流选择。目前,基层医院信息化转型仍面临 “设备利旧难、数据迁移险” 的双重困境 --30% 的基层在用系统/软件因架构老旧,无法兼容国产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对此,某省份已经开始试点 “分阶段适配” 策略,即对 PACS等影像系统实施 “抢救性适配”,而对OA等相对边缘的系统则允许 3 年过渡期,通过动态调整缓解生态压力。
作为国家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兆芯处理器支持x86最新指令集,经过多年深耕,已成功自主研发并量产6代高性能通用处理器,构建起“开先”系列桌面处理器和“开胜”系列服务器处理器的产品矩阵,终端产品形态覆盖AIPC、台式机、笔记本、一体机、服务器、嵌入式平台等,支持统信UOS、银河麒麟、中科方德等国产操作系统,以及Windows操作系统,兼容绝大多数应用软件、云平台、数据库、开发环境,主流AI大模型、以及各类主流扩展板卡、外设产品等,软件、应用移植成本低,被广泛应用于政务、金融、教育、医疗等多个关键领域。
兆芯高度重视生态链建设,针对医疗行业信息化,推出平台“无感迁移”和“一站式支撑”。 携手生态合作合伙通过成立医疗应用创新中心等形式,为医疗机构提供从芯片、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的全方位选型指导,为医疗产业发展提供算力和智力支持中心。截至目前,兆芯拥有近4000家系统集成、软件、硬件生态合作伙伴,并与麒麟软件、统信软件和中科方德等国内主流操作系统厂商共同完成了超过20万个软硬件适配和产品优化项目。从芯片、整机到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推动全场景应用适配,助力医院构建稳健、高效的国产化信息系统基础。
医疗行业关乎国计民生。此次与Intel、AMD同台竞技的大幅中标,充分彰显了国产x86处理器在性能、兼容性以及综合成本方面的优势。随着医疗行业系统升级的不断深入,医疗数据的规模呈指数级增长,数据类型也将从传统的病历文本、检查报告,拓展到影像数据、实时生命体征监测数据等复杂形态。国产兆芯x86处理器一方面能有效承接多维度医疗数据的存储与运算需求,保障电子病历系统、远程诊疗平台等关键应用的持续稳定运行,避免因系统宕机影响诊疗效率;另一方面,其内置的安全防护机制可对患者隐私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保护,从数据采集、传输到存储、使用,层层筑牢安全防线,满足医疗行业对数据合规性的严苛要求,进一步为智慧医疗场景(如AI辅助诊断、区域医疗信息互通)的落地扫清技术障碍,助力医疗行业信息化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