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厦门,天朗气清。为深入感悟华侨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爱国主义教育,9月23日上午,厦港街道人大工委与鹭江街道人大工委联合组织人大代表,走进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华侨历史博物馆”——华侨博物院,开展第三季度联合视察活动。易点生活创始人、思明区人大代表徐春华与代表团成员一同,在历史的回响中重温侨胞深沉的家国情怀,汲取奋进前行的力量。
来源:华侨博物院
坐落于鹭江之畔的华侨博物院,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56年倡办,1959年落成并对外开放。它不仅是中国第一座由华侨集资兴建的文博机构,也是国内首家全面系统收集、研究、展示华侨华人历史与贡献的综合性博物馆。这里,既是历史的保存地,也是爱国精神的传承所。
步入庄重的展厅,一部波澜壮阔的海外华侨史在代表们眼前徐徐展开。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无数同胞为求生计,被迫搭乘简陋的“猪仔船”远赴重洋、艰苦谋生,到抗战时期,南洋华侨倾囊相助、筹款捐物,甚至组织“华侨抗日救国义勇军”回国参战,血洒疆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华侨们满怀热忱带回资金、技术,兴办实业、捐资助学,支持百废待兴的祖国建设,到改革开放乃至新时代,他们始终充当着连接中外的桥梁,在经济合作与文化传播中持续贡献着力量——每一段历史、每一件实物、每一幅图片,都无声地诉说着华侨们虽身处异域、却根植华夏的赤诚之心。
代表们依次参观了《华侨华人》基本陈列与《陈嘉庚珍藏文物展》。《华侨华人》展以丰富的史料和实物,系统梳理了华侨华人的迁徙史、奋斗史、贡献史及其独特的文化习俗,生动展现了他们在异国他乡筚路蓝缕、建设当地,又始终情系桑梓、报效祖国的感人篇章。而在《陈嘉庚珍藏文物展》中,那些凝聚着中华文明智慧与美感的瓷器、书画等珍贵文物,则让代表们深刻感受到陈嘉庚先生作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深厚文化底蕴与无私爱国情操。
“满墙的老照片与旧物件,无声地讲述着华侨先辈‘下南洋’的艰辛与他们对故土刻骨铭心的热爱。”区人大代表在参观后深有感触,“他们在异乡披荆斩棘,却将奋斗的果实源源不断汇回祖国,兴学办厂,这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作为创业青年,我们更应继承这种敢闯敢拼、心系家国的情怀,用实干回报这片被先辈们深情守护的土地。”
代表们普遍认为,作为新时代的人大代表,我们更应从中汲取力量,将这份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履职实践中去。”
这次视察让“华侨精神”从书本文字变成了可感可知、催人奋进的现实力量。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陈嘉庚先生等爱国华侨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牢记代表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紧密地联系群众,围绕思明区高质量发展、高颜值城区建设等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履行好人民赋予的职责。
视察行程虽短,收获却无比丰硕。
据悉,下一步,厦港街道人大工委将继续创新代表履职方式,丰富履职内容,引导代表们不断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作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