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官网最新信息明确表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将为iPhone Air 提供eSIM 支持。iPhone Air 是苹果首款完全依赖 eSIM 技术进行网络激活的智能手机,不再配备物理 SIM 卡槽。使用 eSIM 需要选择支持 eSIM 的运营商及相关的移动通信服务计划。这场通信技术变革,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仅仅是省去一个物理卡槽这么简单吗?
eSIM,直译就是“嵌入式SIM卡”。它不像传统SIM卡需要物理插拔,而是一颗直接嵌入设备主板的小芯片。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手机的“数字身份证”——需要哪家运营商的服务,就直接通过二维码扫描或APP下载激活。目前,苹果iPhone Air(属于iPhone 17系列)已在中国大陆推出仅支持eSIM的型号,中国联通是其首发合作伙伴。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也表示已准备就绪,等待工信部正式批复后即可开放业务办理。
eSIM技术其实并不新鲜——早在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设备上就有应用。但直到现在,它才真正走向手机这一主流设备。
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再也无需物理SIM卡了。想想这些场景:
出国旅游时,不再需要到处寻找当地运营商店铺购买物理SIM卡。通过eSIM服务,人们可以在出行前甚至抵达后,在线购买当地数据套餐并即时激活使用。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切换不同运营商套餐。手机丢失也不再意味着需要急急忙忙跑去营业厅补办SIM卡。eSIM的数字特性使其无法被物理取出,运营商可以通过后台直接撤回授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安全性。
多号码管理变得轻而易举。你可以同时拥有个人号和工作的号码,甚至专门用于快递外卖的临时号,在手机设置中轻松切换,无需携带多部手机或频繁换卡。
由于eSIM芯片比实体SIM卡槽小得多,手机厂商可以节省出宝贵的内部空间。这些空间可能用于放置更大容量的电池,或是更复杂的摄像头模组。iPhone Air的轻薄设计(厚度仅为5.6毫米)就已经展示了取消实体SIM卡槽的可能性。未来,手机可能会因为eSIM的普及而变得更加轻薄,电池续航也可能得到提升。同时,手机机身上的开孔减少,也意味着防尘防水性能会得到改善,设备的整体耐用性有望提高。
eSIM的便捷切换特性,可能促使运营商更注重服务质量和资费透明度,通过提升服务水平来吸引和留住用户。对于国际旅行者,eSIM可以提供更实惠的选择。一些eSIM提供商提供的国际数据套餐,与传统的国际漫游费用相比,可能节省20%至35%的费用。eSIM技术本身也具有环保优势。它减少了塑料SIM卡及相关包装的使用和运输,更加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任何新技术都有适应过程。目前eSIM在国内的推广仍处于初期阶段,一些限制值得关注:
办理流程方面,例如当前激活iPhone Air的eSIM需要用户前往运营商线下营业厅核验身份证件。
未来是否会开放更便捷的远程办理,还有待观察。
运营商支持范围目前也有限。现阶段,国内仅中国联通支持iPhone Air的eSIM服务。
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相关服务仍在等待最终批准。
设备兼容性是另一个考虑因素。并非所有手机都支持eSIM功能,用户在购买设备前需要确认。
eSIM的普及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GSMA Intelligence预测,到2025年底,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预计将达到10亿;到2030年,这一数字有望增至约70亿,约占全球智能手机连接总量的四分之三。对于普通人来说,eSIM不仅是取消一个物理卡槽那么简单,它代表着一种更自由、更灵活、更个性化的通信方式。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政策的完善,eSIM将悄然改变我们的连接体验,让通信服务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随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