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器人正加速走进生活,谁已抢先布局?
创始人
2025-10-12 00:01:23
0

面对550万的养老护理员缺口和超过4600万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中国正试图通过科技的力量破解养老难题,而养老机器人已成为这场变革中的重要角色。10月10日,民政部部长陆治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引发了广泛关注:“鼓励照护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康复辅助器具应用,将相关智能化服务和支持性器具纳入长期护理保险支付范围。”

这一政策信号的到来恰逢其时。就在同一天,2025大连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开幕,“大连智慧康养”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由大连市民政局统筹推进,旨在构建“场景全覆盖、资源全联通、服务零距离”的智慧养老新体系。

政策破冰:国家层面的全力支持

民政部的这一表态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国家层面系统推进“机器人+养老”战略的最新进展。今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已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试点期为2025—2027年。这一试点计划要求分阶段实施一批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攻关和应用试点项目,促进研用双方结对开展攻关,推动产品在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等场景中应用验证和迭代升级。试点内容尤为具体,包括围绕失能失智照护、情感陪护、健康促进、智慧环境、日常生活辅助等应用场景,逐步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和服务能力。

地方行动:大连的智慧康养实践

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地方层面的实践已迅速展开。10月10日,在大连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大连智慧康养”服务平台正式亮相。这个由大连康养集团、东软睿新科技集团、东软集团共同打造的平台,标志着大连在构建智慧康养生态方面迈出了实质性一步。作为平台股东方代表,东软睿新科技集团执行董事、CEO、总裁温涛表示,该平台作为城市级智慧养老基础设施,正推动养老服务从“人找服务”向“服务匹配人”转型。

东软睿新科技集团副总裁王星辉进一步阐述了平台的运作逻辑:“平台覆盖用户端、机构端与政府端三大板块,并延伸至AI家庭终端与社区服务终端,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这种以平台为纽带,联动政府、服务机构、商家与长者的模式,既整合多元服务资源,又赋能合作机构,推动行业升级。

市场前景:从小众走向主流

政策支持与地方实践的双重驱动,让养老机器人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91亿元。而另一份由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则更为乐观,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市场的快速增长背后是严峻的老龄化现实。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失能、半失能老人超4600万。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养老护理员供给缺口达550万。这一巨大的供需缺口,为养老机器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在大连博览会的高峰论坛上,充分肯定了大连打造智慧康养平台的前瞻性探索,认为该实践为全国银发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地方经验。

企业布局:三条路径并驾齐驱

面对这一蓝海市场,企业的布局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目前,国内智能机器人研发相关企业总数约55万家,其中明确布局养老机器人的企业7000余家,不足总量的1.3%。虽然数量有限,但近五年养老机器人企业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高于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平均增速超6个百分点。

从战略路径看,企业布局主要围绕三条路线展开:

一是借势大模型提升陪伴机器人产品能力,加速2B2C场景落地。

随着大模型的崛起,语音交互、情绪反馈等技术被更广泛地应用在陪伴机器人产品中。例如,森丽康科技旗下的小丽长者陪伴机器人通过持续学习积累老年生活场景语料库及对话模式,研发了 “长者交互场景大语言模型” ,有效实现对老年人语音交互需求的精准捕捉反馈。

二是依托垂直领域技术积淀推出消费级外骨骼产品,主动发力拓展C端市场。

今年助老登山的外骨骼机器人火爆出圈后,部分长期在医疗、工业、军事领域致力于外骨骼机器人研发的企业,迅速抓住风口,纷纷推出轻量化、低成本的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产品。

三是将通用具身智能养老机器人作为一个远期场景,实施长线布局。

随着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面向真实场景加速落地,部分具备规模优势和技术积累的领先企业正在将具身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作为长期战略目标,并通过搭建大模型平台和攻关关键技术等方式,进行技术储备和战略布局。

技术突破:从实验室到家庭

养老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近年来的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完善。

在感知层方面,毫米波雷达已可无感监测睡眠呼吸频率,柔性电子皮肤能精准感知压力分布;在决策层,多模态大模型在糖尿病风险预测中准确率超90%;在执行层,仿生关节机械臂可安全扶起跌倒老人,外骨骼机器人帮助脑卒中患者重新站立。同时,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持续提升,2025年机器人减速器、伺服系统国产化率达45%,成本较进口产品降低30%。这一趋势使得养老机器人的价格更加亲民。目前,基础款护理机器人价格已下探至1万元左右,陪伴机器人主流产品价格在3000-8000元之间,加速了市场普及。

未来挑战:产业化之路仍需协同推进

尽管市场潜力巨大,养老机器人领域仍面临核心技术突破、产品适老化设计、市场认知培育等多重挑战,其产业化进程仍需产学研各界的协同推进。中国移动研究院的分析团队指出,在老龄化进程加速与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机器人+养老”作为具身智能领域的前沿方向,正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发展空间。

随着民政部将照护机器人纳入长期护理保险支付范围的表态,以及各地智慧养老平台的陆续建成,养老机器人有望从“锦上添花”的技术展示,转变为养老服务体系中“雪中送炭”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苹... 有不少朋友疑惑苹果iPhone 16 Pro和16 Pro Max有什么区别?该选择哪一款更好?各自...
2025年值得入手的2款智能手...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无论是健康监测、信息提醒,还是时尚搭配...
2024年OPPO手机全攻略:... 手机已不仅仅是通讯工具,它更是我们记录生活、享受娱乐、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伙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O...
原创 2... 从去年华为用上了麒麟芯片开始,华为的市场份额就蹭蹭的往上涨,当时抢购的人特别多,一时间还买不到现货,...
第五轮学科评估对比:西安交大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的表现可圈可点,新晋的3个A+学科:机械工程、...
vivo手机5g开关在哪里打开 vivo手机5G开关的打开方式可能因手机型号、系统版本及运营商网络支持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来...
解决FaceTime无法使用的... FaceTime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视频通话应用,广泛应用于iPhone、iPad和Mac等设备上。...
steam官网无法访问?这个办... 对于广大游戏爱好者而言,Steam平台无疑是获取最新游戏资讯、购买游戏、与全球玩家互动的重要阵地。然...
原创 直... #热点周际赛# 随着科技的进步,儿童智能穿戴设备逐渐成为了家庭中的新宠。华为作为智能穿戴领域的领军者...
原创 麒... 为了普及原生鸿蒙(鸿蒙5.0),抢占更多的中端手机市场份额,华为nova系列今年开始计划一年两更,n...